劉顯在旁很不願意,道:“我願隨父親出征。我雖武不成,但可以替父親書寫文書,傳遞消息。”
“這個有人,你就留下吧。”劉鋌下定決心。
“父親……”劉顯還想爭取。
劉招孫喝住他,“父親已經決定,不可頂撞。”
望著魏四,劉鋌關切地問:“三妹也要隨軍出征?”
魏四歎氣道:“勸過多次,無用。”
“要不老夫來試試吧?”劉鋌感謝魏四對劉顯前途的提醒,也想幫他點忙。
魏四苦笑,“謝將軍好意。她的脾氣,將軍也有所了解,白費口舌。”
劉鋌“哈哈”大笑兩聲,“這女娃與良玉有得一拚,老夫喜歡。”馬上想起秦良玉,“良玉也率部來到遼東,駐紮在山海關呢。隻可惜楊鎬那個賊子不肯調派過來。”
“事已至此,就當以實際軍力出發,製定合適的戰術才是。”魏四勸道,“無法挽回的事實不可追悔,否則容易陷入誤區。將軍,這是魏四的肺腑之言。”
劉鋌默默點頭,很是讚同。
尤三妹來到魏四營房,周永輝幾人識趣地去到小馬、小虎處,給他們留下空間。
“你是不是太悲觀了。”見他最近心情壓抑,愁眉不展,三妹小心開導。
隻有在她麵前,魏四才能說出心中的鬱悶,“若劉老將軍肯聽從我的建議,提早出兵,或可有救。如今大雪封山,行軍必然緩慢,能否按時到達都成問題,我軍危矣!”
“有這麼嚴重嗎?”三妹不相信。這仗還沒打呢,為何就說我們會敗呢?
“可能比我想得還嚴重。”魏四重歎聲,“我還是希望你和栗香隨後軍行動。”
“切。”三妹哪會聽,“我的武功比你好,要在後軍也是你。”
這倒也是實話,但打仗不是以一個人武功論輸贏的。魏四不再勸。
三妹又說了些關心的話,想明日要出征,便回房歇息。
周永輝他們回來,笑嘻嘻地望著魏四,“魏四哥,嫂子都說了什麼?”
“說讓我好好看管你們。”魏四忍住笑。跟他們在一起是快樂的,但這快樂即將失去,更讓人傷感。
天未亮,飲血盟誓的儀式在一座大廟前舉行。劉鋌的親兵和魏四的八百淨軍站成方隊,雖服裝各異,但都表情凝重。劉招孫、魏四及幾名將領立劉鋌身後麵向士兵,香爐燃起,煙霧彌散,莊嚴肅穆。
“我已令招孫擬好名單,念到名字者留在寬甸守城。”劉鋌道。
接著劉招孫開始念名字,這些人都是歲數大的老兵或者是家中的獨子。
念到名字者不肯留下,大聲喝呼要隨軍出征。
劉鋌很是感動,但不得不強忍住,厲聲喝道:“軍令如山,不得違抗!”霎時下麵安靜一片。
魏四不由讚歎他的治軍嚴明。
之後,劉鋌到案前,拿起準備好的短刀往手臂輕劃,血滴入盛酒的大缸內。接著劉招孫過去,魏四本在他之後,被劉鋌喊住,“魏四,你與你的淨軍就免了!”
魏四愣了下,反應過來。人家滴的是陽剛之血,而自己不陰不陽的,怎能可以。尷尬笑笑,退到一旁。
接著劉鋌的親兵們一個接一個地如此做,大缸內的酒血紅無比。
劉鋌跪拜廟中大神,一番乞求保佑後,又是一番戰鬥到死的決心表露,令人興奮。
他第一個飲血酒,眾人又一個一個走過飲酒。這次魏四未再過去,默默看著。有些世俗習慣不容違背,何必在出征前添不愉快呢。
“弟兄們,我們雖然人數不多,但我們可以一當十,以一當百。”劉鋌作出征前最後發言,“你們隨我橫行天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次也必然如此。”
“我軍必勝!我軍必勝!”親兵們揮動手臂高喊。
淨軍士兵也被感染,跟著高喊。
“對,我軍必勝!必會殺盡韃虜,娶努酋首級!弟兄們,出發!”劉鋌高喊。
會勝嗎?魏四的心更加沉重。
由於習俗不同,周武、孫翼明、姚福成各自舉行頗具地方特色的誓師後,在寬甸城外與劉鋌會和,大部隊在雪地上緩緩前行。
劉顯一直送父親,不肯離去。劉鋌強忍悲痛,向他怒喝,把他逼回。
魏四在坐騎上看著這支隊伍,絲毫沒有兵強馬壯的感覺。騎馬者隻有一些主要將領,各部的軍服又參差不齊,象隻落難的逃兵隊伍。
尤三妹和栗香分別披白色和黑色披風縱馬在他身後,兩人的俏目卻滿是驚奇。或是對這獨特的北國曠原景色有所迷戀,或是對大戰的激烈和新鮮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