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四謙虛一笑,“隻是有什麼緣由才能促使皇上下這決心呢?”
劉若愚早為魏四想好,笑答:“慈慶宮就是最好的緣由。”說完,他就轉身而去,他相信魏四能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也會知道怎麼去做。
魏四思索一夜,第二日便開始行動。他先找到王安,說出想法,希望王安能勸太子向皇上懇請去遼東。
王安有些驚訝。在他眼裏,隻要萬曆還活著,太子就不該到台麵上,這也是他保護太子的一種方法。不引人注意,自然不會招來忌恨。
“王公公,我看未必,梃擊案就是例證。”魏四搖頭反駁,“若太子有足夠的影響力,皇上對他的信心必會增加。王公公認為天下有喜歡無能兒子的父親嗎?哪個父親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光宗耀祖呢?皇上也是父親。”
王安沒有孩子,但他有父親。他家境貧寒,他爹在他入宮前說的那句話響在耳畔,“我們王家就靠你光耀門庭了!”這話激勵著他直到現在。
魏四繼續分析,“皇上遲早會把江山交給太子,早些給滿朝文武立下良好形象,對將來的管理也很有好處。”
“但皇上會答應嗎?”王安憂心忡忡。
魏四笑了,“我覺得皇上的態度無關緊要,太子在皇上前表明態度才最重要。”
有理。王安點頭,“跟雜家去見太子吧。”
魏四隨王安進入殿內時,朱常洛剛好上完課,與太子師孫承宗從書房過來。
“你是說讓太子懇請代皇上巡視遼東?”孫承宗聽後大驚。
魏四很詳盡地講明理由,中心思想與方才對王安說的一樣。
這是第二次見到魏四,孫承宗更加仔細打量著他,聽他說得很有道理,說了句與王安相同的話,“隻怕皇上不會答應。”
皇上當然不會答應,但他會派人替太子去,以完成太子心願。魏四的回答也和剛才一模一樣,“皇上的態度無關緊要,太子在皇上前表明態度才最重要。”
王安在旁幫助魏四,“臣覺得可行。”
這個大膽卻又很平常的主意為何我就沒想到呢?一直想讓太子擺脫劣勢的孫承宗自責不已。他望向魏四,更加相信左光鬥幾位同僚的話,魏四是個奇人。
“本宮願意一試。”朱常洛開口道。
孫承宗點點頭,“是個不錯的主意,臣祝太子殿下馬到成功,臣願陪殿下同往遼東。”
魏四向孫承宗行禮後,笑道:“隻要太子做便就是成功。孫大人,你說對嗎?”
是呀,去不去遼東有什麼關係,而皇上對太子從此將刮目相看,不就是成功嗎?孫承宗微笑默默點頭。
“你想去遼東?”萬曆聽完朱常洛的懇請,愣住。遼東就這麼吸引人嗎?前日是魏四那個奴才,今日是你這個太子。
“兒臣知道遼東在父皇心中的重要,也知道這次征討努酋對父皇的意義。但父皇不便前往,所以兒臣願意代父皇遼東一行,揚父皇之威,施父皇之恩,壯我軍威。”朱常洛說出的話是王安和孫承宗反複斟酌過的。
萬曆驚訝地望著這位在自己麵前永遠那麼懦弱,永遠那麼無能的兒子。“你真有這個心思?”
朱常洛很堅定地點頭,“嗯。”
萬曆笑了,這笑極少在朱常洛麵前有過。“你願替父皇分憂,父皇很高興。你先回慈慶宮,待朕考慮考慮。”
晚上,萬曆興奮地向鄭貴妃說了朱常洛的請求,並連連誇讚。
鄭貴妃聽得很不舒服,但又不敢擾了他的好心情,似為朱常洛擔憂般道:“太子從未出宮,這突然就去遼東,能吃得消嗎?”
“這就是讓我高興的原因。”萬曆仍沉浸在喜悅中,“他主動提出,很是強烈,全然不顧這些。常洛是真的長大了!”
去遼東豈止巡視這麼簡單,是攬財的大好機會,更是拉攏人的機會。這就是鄭貴妃力薦盧受的原因。她可不想如意算盤因為朱常洛而落空,於是她繼續打出親情牌,“世人都說臣妾忌恨太子,前次梃擊案,更是硬生生地按在臣妾頭上。皇上,您若派太子往遼東,隻怕會被世人說成是臣妾有意將他趕出皇宮呢。”
“哈哈,愛妃你想多了,朕怎會讓他去遼東。”萬曆大笑著撫摸她的秀發。
鄭貴妃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疑惑望著他。
萬曆繼續道:“朕已想好代太子去遼東的人選,便是他慈慶宮的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