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他聽到堂內有腳步聲,輕輕爬起窺看,見一對中年夫婦正下跪求佛。嘴中念念有詞:“已生了三閨女,觀音菩薩大慈大悲,保佑這次是兒子。”
念了好一會同樣的詞,男人從籃中拿出兩個饅頭擺在供桌上。婦人搶過籃子,又擺上六個,道:“之前就是你小氣,觀音菩薩不滿意,才生女兒的。”
兩人走後,魏四把饅頭拿進來擺好,等著那倆小子回來一起食用。
過了會,小三興高采烈地跑進來,將個口袋往魏四麵前一放,“魏四哥,這下大發了,夠咱們吃好幾頓的。”
魏四並不高興,“搶了這麼多?”
“不是搶的,是人家給的。”小三忙擺手。
“我會信嗎?”魏四不屑地道。
小淨跑的慢,此時才進入,“魏四哥,真不是搶的,化緣來的。”
魏四仍不信,苦笑道:“隻要沒傷著人便好。”
小三很委屈,辯解道:“我和小淨到了山下一戶人家化緣,那戶女人一見小淨,不等我們開口,便拿出這些給了我們。”
“還有這等好事?”魏四語氣緩和許多。
小淨解釋道:“那女人去年曾來這拜過觀音,結果今年便生個胖小子,所以才會這樣大方。”
原來是這樣。魏四笑道:“好,咱們可以飽餐一頓,剛才有對夫婦也送來幾個饅頭呢。”
打開袋子,發現除了饅頭,還有醃製的蘿卜幹,幹辣椒之類的。三人喜出望外,盤坐而食。
“小淨,來這拜觀音的人似乎不多呀。”邊吃邊聊,魏四道。
“嗯,大多去了東山那座白馬寺。”
魏四愣了下,“白馬寺不是在洛陽嗎?”
小淨點下頭,“嗯。聽說那寺本來和這裏差不多,最多時也隻有兩個和尚。三年前來了僧人,說自己是從洛陽白馬寺來的,把寺廟修繕一新,又招了十來個和尚,去的人便多了起來。”
小三插嘴道:“有什麼了不起的,哪天我去放火把它燒了,大家不就都到這來了嗎?”
那人還挺會包裝,連名字都來山寨的。咱們現在沒錢,不可能搞這些。魏四想了會,問小淨:“咱們這山叫什麼?”
“西山哪。”小三盯著魏四,心中歎著“魏四哥這一刀割得好厲害,什麼都不記得了”。
“它那是東山,咱這是西山,不好。”魏四搖頭。
這山名也是我們能改的嗎?兩人相望無語。
吃了幾口饅頭,魏四突然一拍大腿,“有了。”
小三和小淨停下望向他。
“山名就改作小西山。小西山,小西天,讓人感覺與佛有緣。財力物力方麵,這廟與白馬寺難以相比,咱們就抓住送子觀音這個特點來推銷自己。”
推銷?魏四哥大字不識一個,哪來的這些新鮮名詞。
魏四不想解釋推銷這個概念,用命令的語氣對小淨道:“明日你去這個人家,找塊木板,讓他們幫忙找會寫字的人,在木板上寫四個字‘觀音送子’。”
“然後呢?”魏四哥的吩咐就是聖旨,兩人齊問。
“然後你讓他們送到這來,釘在這個上麵。”魏四已放下饅頭,到了門外,指著門頂中央道。然後再指廟外那老樹:“你們再看這棵樹,這樹叫啥?”
“槐樹。”跟著出來的倆人答道。
“你找棵小樹栽在老槐樹下。”
“為啥呀?”小三不解地問。
還是小淨略微聰明些,“看上去就像抱著個孩子。”
“哈哈,正確。”魏四為自己的主意得意大笑,走了進去。
三人重新盤坐進食,魏四道:“接下來是推銷的關鍵,是最重要的。”
“魏四哥你說,我什麼都聽你的。”小淨的眼中,魏四是無所不能的英雄。
“你倆在附近這些村子裏有什麼親戚朋友沒?”
“我有個姑在李家莊。”小三道。
小淨搖頭表示世上已無一親人。
魏四對小三道:“你近日去你姑那,就說來這小西山觀音廟拜過的人都生了兒子。”
“那我呢?”小淨問。
“你便去這家人,讓他們把生兒子的事多對他人說便是。”魏四晃晃手中饅頭。
小三有疑問,“如果有人來拜過未生兒子呢?”
魏四一笑,“就說心不誠,貢品不夠。不信去問問,心誠的人生的都是兒子。”
“魏四哥,我們聽你的。”小三和小淨興奮地道。
魏四猛咬口饅頭,“相信不出倆月,吃便會不成問題。”
倆少年激動地咀嚼又黑又硬的饅頭,雙目閃著光芒,象是在吃相距並不遙遠的紅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