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六章 僵持(2 / 2)

這兩人還沒來得及相互吐怨氣,便聽炮聲響起,皇太極已親率猛將親兵疾馳進擊。兩人相互望後,來不及帶胄,匆忙拍馬率旗下弟子隨後衝去。

刹那間千軍萬馬奔騰,蕩起滾滾煙塵,遮蔽了五月驕陽。

“來得好!”見敵人已將到陣前,城頭上的袁崇煥站起大呼,“發炮!”

頓時陳列在城牆上的紅衣大炮及各式火炮發出轟天吼聲,炮彈在衝擊的金兵從中炸開,無情吞噬他們的生命。

城下也不含糊,各式小火炮,火槍皆開火,齊力迎擊敵人,中彈者慘叫倒下。

接下來便是短兵相接,滿桂、祖大壽等率領關寧鐵騎如同瘋子般衝入金軍騎兵中大砍大殺,大快朵頤。

關寧鐵騎與其他明軍有明顯的不同。士兵大都是遼東本地人,拿著超過內地明軍數倍軍餉,保家衛國的意誌十分堅定,跟打了雞血似的,打起仗來見人就往死裏打。

裝備上,身穿重甲,一兵兩騎,備長刀甚至三眼火銃,完全是當時武裝到牙齒最先進的現代化野戰兵團。三眼火統似鐵製大棒,連續開槍射擊後,還能掄起來砸人,見慣明兵挨打逃跑的金兵一時都愣住。

當然這支鐵騎中還夾雜進一些勇猛的地方軍,比如那位手拿鋼叉的林鳳翔和他的“狼軍”。他們已融進關寧鐵騎中,成為重要的一份子。

金營中猛將如雲,都不是吃素的,在拚殺中大聲喝令自己隊伍穩住。

大金的八旗鐵騎能縱橫這些年自有它的道理,在被明軍的威猛短暫震撼後,很快恢複正常。

於是,明軍死戰不退,金兵拚命向前,混戰場麵慘烈無比。

城頭上的袁崇煥一刻也未閑,不斷指揮紅衣大炮轟擊金軍的後續部隊,給城下部隊最有效的支援。

從清晨到晌午,戰鬥一直在持續,一直在高節奏地進行。生存或者死亡,取決於誰更勇敢,誰更不怕死,誰更勇猛。

“開城門!”錦州城內,趙率教一聲令下,城門大開,早已蓄勢待發的一萬明軍揮著兵刃,呐喊著衝向圍困自己的金營。

一萬人中,有城內全部的五千騎兵,有挑選出來的五千步兵,有揮劍在前的趙率教,還有比他更前的監國公公。

留下圍困錦州城的阿敏正在暗自得意不用去寧遠拚命,去做皇太極的“炮灰”,突聽喊聲,驚慌出戰。

此時明軍已到跟前,魏四揮刀大吼:“殺!”在他周圍,尤三妹軟鞭如毒龍,連續掃倒數名金兵;栗香柳葉刀如閃電,寒光過後,敵人斃命;還有孫雲鶴幾人也毫不含糊,為了魏公公的安全,刀起頭落,好不快哉!

阿敏的鑲藍旗精銳盡數留在這裏,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將雄兵,陣腳雖因明軍的突然襲擊已大亂,但單打獨鬥起來也毫不遜色。

兩軍也進入僵持。

寧遠在僵持,錦州在僵持,那就看誰先僵持不住吧。

“給我打!”閻鳴泰不知何時到了城頭,也意氣奮發地大聲指揮。

袁崇煥笑道:“閻大人還是快些離開吧,這裏危險!”

“魏公公在錦州,這仗必須勝!”他似乎在為魏四而戰。他清楚,這仗若敗,袁崇煥會沒命,而他也會。

“當然會勝!”袁崇煥常口出狂言,但他這次不是狂言,是自信。

“錦州明軍出城了!”錦州戰事很快傳到皇太極,他驚呼。在當先攻擊後,他又後撤回來。畢竟是汗王嘛,做做樣子就行了。

難道那人真不是魏四?一旁的範文程心道。大明的監國公公若在城中,明軍又怎敢輕易出城。

皇太極突然間冒出個念頭。何不趁此機會由明軍來削弱阿敏的實力呢?他果斷下令,“立刻傳令阿敏,決不允許離開錦州,待我軍拿下寧遠後會很快馳援。”

當汗令到阿敏處時,阿敏正下令停止追擊,因為明軍又撤向城內。

沒追?魏四停馬向後望去。

不追就好,那就再來一次。魏四縱馬向前,高舉大刀,“殺!”

看魏公公都如此,趙率教哪還有理由回城,跟著高聲喝令:“殺啊!”

於是兩軍再一次混戰起來,也再一次僵持。

午後的陽光被漫天的煙塵遮掩,不論是寧遠還是錦州城外,隻聽得廝殺聲,慘叫聲,當然還有許多無聲無息便丟了性命的兩軍將士。

戰爭的殘酷不是生命的離去,而是生命的存在。因為存在,你不得不忍受因戰爭的殘酷帶來的許多疼痛,尤其是心靈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