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節 給初三家長的一封信(2 / 2)

3.給予您的孩子學習上最切實的指導。

父母首先要喜愛學習,懂得學習的方法,了解學習的內容,這樣將有助於帶動孩子喜歡並自願學習。同時,在家還應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與孩子一起討論一些學習上的問題,鼓勵孩子發表意見和觀點,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興趣。要讓孩子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優點上。建議與孩子一起認真分析孩子每一個學習環節中的問題,找準它的最薄弱處,給他一些合理建議。有些問題還可以和老師交換意見,將正確的信息,及時傳達給孩子,使關心真正落在細節上。對過程的關注遠遠勝過對結果的關注,細微之處見真情,教孩子合理利用時間,科學運用學習方法,相信奇跡同樣會產生。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除了喜與樂,怒和哀也是正常的反應。應該讓孩子有機會抒發他們的感情。成長的經驗一再以壓抑、否定自我的情感出現時,你可能可以教出一個聽話的孩子,但很遺憾的是,那也是一個缺乏自信、無法體諒別人情緒的孩子。所以,接受人世間的一切吧——正麵的或負麵的、生或死、笑或哭。因為,這些體會對我們的生命都一樣重要。一直處於優勢地位的孩子不會從片麵強調競爭的教育方式中獲益,因為在學習過程中,他們作為天之驕子處處受到褒獎,這很容易讓他們產生異乎尋常的優越感,並因此忽視了人際交往和團隊合作方麵的鍛煉。做孩子的朋友必須全麵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4.給孩子生活上最細致的照顧。

要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多指導,少批評。台灣作家劉墉說:“以前我也對兒子的事安排得麵麵俱到,但後來我發現這其實培養了他做事不負責任的習慣。而且父母的過度包辦,也讓孩子變得沒有禮貌、不懂得珍惜。”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從正麵與孩子溝通,例如:應當說“你的責任是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幹淨”,而不是“你的房間又亂七八糟了”。當孩子沒做到時,讓他自己認識到自己負責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的作用是給予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讓孩子的心中充滿愛,隻有慈祥的母愛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來,母親就是要把舒適、溫暖、溫柔送給孩子。尤其在生活上要注意營養搭配,也許您早就做得很好了;保證了孩子的睡眠,讓他能夠以飽滿的精力來迎接每一天的複習;給他一個寧靜的環境,減少親友來訪,以免分心;可打可不打的電話盡量不打,以免影響複習效率;穿著打扮以大方為美,以免多花不必要的心思;“閑書”少看,以免分散注意力。總之,生活上的細節要多留意,多觀察,多想辦法,相信您的付出是有回報的!最後,讓我們彼此牽手,將您的孩子送向成功的彼岸!

順致

夏安!

2011年5月18日

關於本書:

本書是自己從教35年特別是走向局長、校長崗位以來,對學校管理、教育智慧的實踐與體會。 本書從多方位闡述了教育觀、領導觀、教師觀、學生觀、家長觀、學校隊伍建設、行政管理、教師管理、班級管理、師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理念和實踐。“莫道枯樹不複生,單等蟄月沐春風。”滿勝紅潤,兩眼清澈,神采奕奕,四年不多,學校巨變。此情此景,我頓生感慨,寫下《複蘇》這本書,今日發表此拙作,意在告訴那些處在事業低穀的學校和老師,不要失去信心,要相信“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