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心態給自己樹立一麵旗幟(1 / 3)

22歲的年輕人大都剛走出校園,他們中的很多人往往就像漂泊在海上的木船,隻是在漂泊,卻沒有航行的方向,到最後很可能會漂到一個連自己也不知道是什麼地方的港灣。沒有方向的船,什麼風都不是順風。年輕人隻有確定好自己的目標,讓目標為自己導航,才能走得更遠。

帶著夢想啟程。

有夢想就有激情,有激情就有活力,有活力就有幹勁,就會成功。離開校園,有更廣闊的天地等著我們去馳騁,讓我們帶著夢想,快樂啟程。

人生,大概就是在一個又一個起點與終點的輪回中前進的。大學生活,彈指間,就成了過去。畢業了,離開了校園才知道,社會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重視自命不凡的“天之驕子”。出於這個原因,年輕人更需要證明自己,更渴望被社會接受、認可和尊重。

在求職的路上,年輕人難免會感到迷茫,但是卻不能放棄努力,不能放棄內心的夢想。年輕人要帶著夢想啟程,夢想是成才的核心原因。有夢想才有激情;有激情才有拚搏的動力,才能向著目標全力奔跑。

每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是,成功是隻有靠我們自己去爭取、去努力、去嚐試才能得到的。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目標,一個沒有目標的人,就如一艘沒有舵的船,永遠漂泊不定,隻會到達失望、灰心和喪氣的海灘。人生最大的悲劇在於沒有目標,一個人一旦失去了目標,也就預示著他人生的浪漫劇就要落下帷幕。

在美國,有位老師要求同學們寫一篇報告,題目是《我的夢想》。有一個男孩洋洋灑灑寫了7張紙,描述他的偉大夢想,那就是想擁有一座屬於自己的農場。他仔細畫了一張200畝農場的設計圖,上麵標有馬廄、跑道等位置,然後在這一大片農場中央,他還畫上了一棟占地麵積不小的巨宅。

男孩花了好大心血把報告完成,第二天交給了老師。兩天後他拿回報告,發現老師沒有給他打分,但旁邊寫了一行字:下課後來見我。

下課後,男孩帶了報告去找老師,問:“為什麼不給我打分?”

老師回答道:“你年紀輕輕,不要老做白日夢,你沒錢,沒家庭背景,什麼都沒有,蓋座農場可是個花錢的大工程,你要花錢買地、買馬匹,還要花錢照顧它們。”老師頓了頓,接著又說:“如果你肯重寫一個比較靠譜的誌願,我會給你打你想要的分數。”

這個男孩回家後反複思量了好幾次,然後征求父親的意見,父親告訴他:“兒子,這是非常重要的決定,你必須自己拿定主意。”

再三考慮後,他決定原稿交回,一個字都不改,他告訴老師:“即使得零分,我也不願放棄我的夢想。”

20多年以後,那位老師帶領他的30個學生,在那個曾被他指責的男孩的農場,露營了一星期。離開之前,他對如今是農場主的男孩說:“說來有些慚愧,你上學時,我曾潑過你冷水,這些年來,也對不少學生說過相同的話,幸虧你是個有毅力的人,你堅持了自己的夢想。”

一個人要有自己的夢想,要堅持自己的夢想,永不放棄,這樣才會有成功的可能。讓我們帶著夢想啟程,讓我們向著夢想前進,隻要我們不放棄努力,我們就能走到成功的彼岸。

剛走出校園,有的人還不適應社會,還不善於與人溝通,不願意與人交流。作為年輕人,一定要克服這些缺點,因為隻有勇於秀出自己,才能讓別人發現你的優點,你才有更多的機會實現自己的夢想。

很多大學畢業生不會安排自己的生活,沒有理想,不會規劃自己的未來。22歲以後,我們一定要明確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哪裏,自己的奮鬥目標是什麼,自己適合做什麼。挖掘自己的潛能,對自己有個定位,建立一個有序的交際圈。在這個交際圈裏麵和什麼樣的人交流,包括內在的、外在的做什麼樣的準備,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帶著夢想飛到高處。沒有理想,沒有抱負,渾渾噩噩度日,隻會浪費有限的青春。

22歲以後的路還很長,等待我們的是美好的明天。而我們隻有在這美好的青春麵前,帶著夢想,跨出我們豪邁的腳步,大膽前進,才能擁有燦爛的未來。

找對自己的位置。

有人說,垃圾是放錯地方的材料。人也是一樣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很多時候不是你不行,而是你所在的位置不適合你。

人人都夢想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但誰也不能明確定義什麼樣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其實,工作並無優劣貴賤之分,隻要是適合自己、自己又喜歡的工作,經過腳踏實地的奮發努力,就完全有可能幹出一番名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也都有自己的短處,並不是在所有的位置上都有機會將自身的優勢發揮出來,所以,懂得揚長避短才是明智之舉。如果選擇的位置不適合自己,不能發揮自身優勢,結果肯定是會碰壁的。

馬君是一個大學生,學的是文秘專業。大學畢業後,經過一番艱苦跋涉,工作還是沒有門路。當時,有不少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都自立門戶做起了電腦生意,看著他們一個個都成了老板,有了自己的房和車,馬君羨慕不已。他深明“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道理,於是,就想方設法借了幾萬塊錢,便一頭紮入商海之中。

老板當上了,馬君才明白商海並不是那麼好“遊”的。雖然馬君在學校裏是小有名氣的“一枝筆杆闖天下”的才子,可做起生意來卻是個十足的門外漢。他連市場行情都不了解,隻知道盲目地進貨,而電腦產品的更新很快,大部分貨都還沒來得及賣出去,就又有新的產品上市了。不到半年,馬君的電腦店就關門大吉了。

由於事業受挫,他開始怨天尤人,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總是沒完沒了地發著牢騷,說什麼世界太不公平了,別人做生意就發,我做生意就賠。看到他失魂落魄的樣子,朋友很著急,心想要讓他早點振作起來。

在一個周末,朋友邀馬君去看籃球比賽,在看台上,他津津有味地看著比賽,還不時為運動員叫好,朋友對他說:“你還是這麼喜歡籃球啊。”

他笑著說:“那是,我們之所以成為好朋友,不就是因為我們都是籃球愛好者嗎?”看著看著,朋友突然對馬君說:“你看場上那個5號,如果讓他打後衛怎麼樣?”馬君看了朋友一眼,不屑地說:“那怎麼行,你看他兩米多的身高在籃板下無人能敵,他就應該打中鋒位置。”

朋友又說:“那如果讓那個10號打中鋒怎麼樣?”馬君詫異地望著朋友,說:“10號還不到一米八,怎麼能打中鋒?他的特點是靈活、組織能力強,打後衛的位置再適合不過他了。”這時朋友的話鋒一轉,說道:“那麼,你知不知道,你為什麼做生意失敗?”

馬君不解地搖搖頭說:“這也是我最想知道的事。”這時,朋友順勢說:“因為你不適合做生意,你對經商一竅不通,為什麼偏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你沒有找對自己的位置。”

“我的位置?”馬君不解地望著朋友。“對,是位置。”朋友拍著他肩膀說,“我相信你會找到你的最佳位置的。”

兩個月後,朋友就收到馬君的一條短信,短信說他現在已經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是在一家外資企業做文職,而且幹得很順心。在短信的最後,他說他已經找到了自己的最佳位置。從字裏行間朋友都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的喜悅。

天生我材必有用。隻有找對了自己的位置,才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發光發熱。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關鍵在於你找沒找對自己的位置。找不對位置,你就是庸人;找對了,你就是人才。

美國柯達公司在製造感光材料時,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視力正常的人一進入暗室,猶如司機駕駛著失控的車輛一樣不知所措。針對這種情況有人建議:盲人習慣於在黑暗中生活,如果讓盲人來幹這種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於是,柯達公司經理下令:將暗室的工作人員全部換成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