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0-1節 動畫導演的前言(1 / 2)

版權登記號:魯作登字-2017-a-00009514

【前言】

作品最早萌芽於18年前,暑假過後我就要上初中了(我們這邊9年義務教育是54製)。當時網吧剛剛興起,周圍不少朋友家也已經有了電腦,他們癡迷於《傳奇》、《紅警》,而我還在為《足球小將》和《灌籃高手》而興奮、感動、激情澎湃。受限於家庭條件,我過剩的荷爾蒙隻能交付於現實中的體育競技和家中的那台破舊的紅白機。

紅白機的《熱血係列》是我最喜歡、最常玩的遊戲。在玩《熱血足球3》時,因主角隊能力值較低,除了我控製的那個角色可以用一些伎倆對抗電腦玩家,其他隊友隻能是用血肉之軀抵擋對方的必殺技。看著他們輪番被對方的必殺技轟飛上天,時常會有莫名的感動。我常想,我何時會有這樣的隊友?我希望有一個大家以我為隊長、由我帶著大家在競技場上衝鋒陷陣的虛擬世界。

兩年後的2001年,看著bj申奧成功時電視上彈出的那個簡陋的特效,“我們贏了”,興奮不已的我把手頭上所有的《熱血係列》遊戲都通了一遍。三個月後的10月7日,沈陽五裏河,男足1-0戰勝阿曼,首次出線進入世界杯決賽階段。我首次破了“寒暑假之外不玩遊戲機”的自我約束,又拿出了紅白機。

此後,幻想成我了的日常,幻想自己在打球踢球時能使出各種招式為球隊建功立業。記錄也成為了我的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自己喜歡的故事也會收藏起來。初中畢業前幾天我還在剪報,高考前我還時常記下偶然冒出的靈感。我,要創造一個屬於我的世界。我,要把這個世界裏的故事拍成動畫。

隨著頭腦的充實、閱曆的豐富,我又賦予了這些故事一個使命,影響與改變。我希望我的故事能拍成動畫,讓裏麵的勇氣與感動傳播出去,讓裏麵的熱血與熱淚感染更多的人,讓青澀者學會堅強、團結、奉獻、抱有希望,讓成熟者繼續更加堅信自己持有的信仰。

就在申報版權局的前一個月,跟朋友們聊天時朋友說“中國動畫跟中國足球一樣無藥可救”。我並不這樣認為,因為這兩樣東西都是我想拯救的。

作品影響現實,有這種事嗎?有,而且很多。

比如聖誕節。它最早是由農神節演化而來的,那時每逢聖誕,大家吃飯、喝酒、搞xing派對,祈願土地肥沃來年豐收。而隨著十九世紀英國最偉大的作家狄更斯的作品《聖誕頌歌》的問世,聖誕節被徹底改變了。在《聖誕頌歌》的世界中,聖誕節不再是一個純屬祭奠的日子,而是一個行善、送祝福、與家人團聚的佳節。大家因對如此美好的聖誕的向往,此後逐漸把《聖誕頌歌》中的習俗沿用到現實世界中。聖誕老人的形象和吃火雞的習俗也都是來自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