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聲長歎(1 / 2)

“眾口相傳,上古沒有天地之說,有的隻是一片混沌。而混沌內有一巨人沉睡其中,名曰盤古,這盤古大神一睡便是一萬八千年。

直到有一天,沉睡中的盤古不知因何事悠悠轉醒,見眼前漆黑一片,心頭憎惡,心有所感,手中便多了一把與其齊高的巨斧,盤古大神雙手握住帶有先天之氣的巨斧對著麵前猛然力劈。

霎那間,黑暗如撕裂的布帛,漸漸的向兩旁分開,輕而清的部分向上方浮去,是為天;重而濁的部分向下方落下,是為地。

可是盤古大神見天地有愈合的趨勢,便以頭擎天,以足抵地,但是天地之力頗為巨大,盤古大神一時怒極點燃生命之火,拔高身形,撐著天不斷的升高,就這樣不知過去了多久,天地成型,而盤古大神也是油盡燈枯緩緩倒下。

但是此時的天地還是一片蒼茫,而盤古大神卻深知自己行將就木,遂燃盡始祖之能燃化己身......。”

一座落魄的道觀,一個年輕的邋遢道人,對著一群留著鼻涕的幼童講說著那幼童幾乎可以倒背如流的古老傳說。

“邋遢道人,您可不可以換個故事講啊,這個故事俺們都會背誦了,俺們要聽新的故事。”

一名幼童的提議得到了眾幼童的響應,紛紛對著落魄道人唧唧喳喳的叫著。

落魄道人對著這個擺擺手,對著那個擺擺手,隻好苦笑著歎了口氣,攤開雙手表示自己無能為力。

幼童們雖說沒有聽到新奇的故事,但還是如往常一樣對著道人道了聲謝便起身離去,隻是地麵上留下了一些孩子吃剩的糧食。

道人擦了擦眼角對著轉身離去的孩子們揮了揮手做著無聲的告別,他知道這都是這群善良的孩童故意留下的糧食,隻是不好明著送給自己,便找著聽故事的借口遺留下來。

邋遢道人坐在道觀院門口吃著手中的幹糧,同時撫摸了一下站在非別站立在他的兩個肩頭的獨翼鳥,心想著已經給這群孩童說了五百二十一次的盤古開天地的故事了,怎麼也要琢磨出一些好聽的故事講給這些孩子。

想是這般想,可是創造那又那麼簡單呦,心中不免又有些氣餒。

此時站立在他兩個肩頭的兩隻獨眼,獨翼的飛鳥,向前方縱身一躍,又瞬間抱合住,圍繞著他上下翻飛,同時對著他鳴叫著,美妙絕倫。

邋遢道人看著麵前哄自己看向的一對飛鳥苦笑道:“蠻蠻,哎,不說了......。”

正在此時,沉默中的邋遢道人猛然回頭望向觀內的三清刻像......。

......

此時,冥府某處。

冥河之水激起千層浪,拍打在山崖下的承台之上,承台背靠崖壁,長五十丈寬五十丈,左右兩側高出冥河十丈,而承台的正前方確是一道緩坡連接在冥河與承台之間。

承台之上站立著一名儒生模樣的中年人,此人便是聞名人間道的大儒端木子貢。

端木子貢身前擺放有一張黑曜石所造的桌案,桌案的一角正對前方,雕刻著一隻栩栩如生的神獸,名曰:白澤。

而其他的三個方向也分別雕刻著一隻神獸,不過這三隻神獸其實隻是貔貅神獸的分裂體,一曰:“符拔”,二曰:“天鹿”,三曰:“辟邪”。

端木子貢的背後立有一盞百丈高的白玉屏風,上麵刻有九十八種三界六道內的生靈。

此時站在承台上的端木子貢全身被汗水濕透,聲音顫抖的對著冥河說道:“劍與指鉤相交,星火四濺,觀戰諸人皆是在霎那間飛退,隻聞盜聖低聲說道,我盜聖身法天下無人可及,你又如何攔我,劍白聞言,眯起了一雙丹鳳眸子冷聲說道......說道.....額......。”

端木子貢上方百丈遠的崖壁有一平台,上麵站立一人,此人身穿兩色袍服將整個人包裹與其中,左半邊為黑,右半邊為白,黑白兩色的眼睛一直注視了下方的動靜。

“小白,你說這是端木第幾次卡住了。”稍微有些陰柔的聲音說道。

“小黑,大概有十幾二十次了吧,你說端木這小子會不會步之前那些倒黴蛋兒的後塵啊,話說,你這次弄來的破邪驅魔之物有沒有用啊?”比之前的聲音還要陰柔幾分的聲音說道。

“小白,我要是能什麼都知道,就不用日日盯著下麵嘍,為了弄來這些東西,你可知我吃了多少的苦,費了多大的勁。”

“小黑,你又調皮了,咱倆一體我又怎麼會不知道呢!你為了保護儒家端木那小子,曾百日拽著白澤的尾巴不放,隻為求的一滴經血,鑄造驅邪刻像。又是為了端木那小子你去哄騙龍王的傻兒子貔貅,讓其化身三元,後各取一股精氣,鑄三座破魔刻像,隻是你確定這真的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