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三個盒子裏設計師是趕做了三種樣品,先是幾款現代活潑簡潔樣式又帶民族風細節的夏日家常便裝,淡紫色、粉綠色和天藍色各一件。幾乎在場所有人都發出了:“好可愛!”的讚歎,隻有沉璧不那麼想。
第二種是用現代裁製做出的漢服春秋裝,保留了漢服衣裙的基礎組成但卻是以當下流行的款式跟衣料加以手工刺繡的蘭竹梅等傳統圖案來配合,在沉璧看來,這一型的特點是——穿著會讓人看到會想起漢服的時裝。
第三種基本上可以肯定是漢服沒有錯,但是仍然做了時尚的小禮服式的改變——剛進來的一些人都開始圍著這幾款很特別的衣服看,顯然老板也很得意自己的作品。可是,沉璧此刻覺得難過的想哭,而且她知道奶奶已經做出很大的讓步了,她這次也必須讓步,所以這種無論如何她都要接受。
可是沉璧還是不死心的問道:“我自己以前的衣服怎麼辦?”
奶奶說道:“中秋節,端午節,春節,元宵節,重陽節,國慶節甚至四月初五的清明節、七月十五的鬼節還有三月八日婦女節你都可以穿!這個條件夠寬鬆了,你知道的,這是奶奶我最慈悲的限度了,不要跟我講條件!”
沉璧道:“我……那勞動節、建軍節跟兒童節呢?”
奶奶覺得有些好笑,回應道:“那你怎麼不說還有教師節啊?!你不屬於那幾種節日裏的任何一種人,所以沒必要過那些節!”
沉璧還是不甘心,一定還有更多節日吧!這時之前一直在沉璧身邊保持的筱秋娘開口了:“還有花朝節,寒食節,十月節,地葬節,二月二春龍節,三月初三上已節,六月初六姑姑節,社日,七夕,冬至和天醫節。”
沉璧如獲至寶,忽然想起自己的這個宮廷司儀不正是古代管理禮儀節日和祭祀的嘛!沉璧用自己最強的記憶力依樣複述了一遍,並且頗為得意。
果然,把在場所有人都震了一下,蘭奶奶就會過神來後笑了:“你這是在哪新學來的繞口令吧?那些節日你了解嗎?說個名字就想通過啊?!門都沒有,你都不了解的節日,沒必要過!”
沉璧這回真的和奶奶杠上了:“這些都是我們漢族人千百年傳下來的節日,我當然該過的,你怎麼知道我不了解!”
奶奶笑了:“你要是真那麼了解傳統文化,奶奶保證不攔你——你倒是真喜歡漢服的——可就是,光穿了外麵,沒有裏麵!”
要是在以往奶奶的這個‘有外麵,沒裏麵’的說法,其實並不很冤枉沉璧。不過今天不同,小蘭賭氣的時候是有底氣和後盾的:“花朝節: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閨中女兒剪了五色彩箋,取了紅繩,把彩箋結在花樹上,謂之賞紅,還要到花神廟去燒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文人騷客亦郊遊雅宴,慶祝此節;寒食節: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隻吃冷食。此俗源於紀念春秋時晉國介之推。當時介之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肉供文公充饑。文公複國後,之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堅決不出山,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於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於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民間素來有寒食進行春祭的傳統;二月初二,龍抬頭。煎元旦祭餘餅,熏床炕,曰,熏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俗話說"龍不抬頭天不下雨",龍是祥瑞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春雨貴如油",人們祈望龍抬頭興雲作雨,滋潤萬物。同時,二月二正是驚蟄前後,百蟲蠢動,疫病易生,人們祈望龍抬頭出來鎮住毒蟲;”
奶奶笑說道:“知道的還不少,還有沒?”
沉璧接道:“多著呢,我接著說,您別打岔就好——姑姑節:六月初六請姑姑,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晉國宰相狐偃功高居傲,他的兒女親家趙衰對他很反感,直言數落了他,狐偃不聽,當眾把親家責怪一番,趙衰年老體衰,不久因氣而死,其子恨嶽父不講仁義,決心為父報仇。第二年,晉國夏糧遭災,狐偃出京放糧,臨走對家人說,六月六日趕回家過生日。狐偃的女婿得知消息,決定六月六日殺狐偃,抱父仇。狐偃的女婿把這個決定告訴了妻子,狐偃的女兒得知這個消息後整天心驚肉跳,在六月初五這天,悄悄跑回家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母親。狐偃的女婿知道事情敗露,每天惶惶不可終日。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來請女婿。到相府後,狐偃請女兒、女婿坐了上席,然後對眾人說:“老夫今年放糧,親見百姓疾苦,方知自己近年做事有錯。今天女婿設計殺我,雖然過於狠毒,但事沒辦成。他為民除害,為父報仇,我決不怪罪。女兒救父危難,盡了大孝,禮當受我一拜。希賢婿看我麵上,不計仇恨,兩相和好!”一席話,說得滿座賓客又驚又喜,女兒、女婿叩頭謝罪,前仇盡釋。從此後,狐偃真心改過,為了記住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日都要請回閨女、女婿團聚一番,翁婿比以前更加親近。此事張揚出去,老百姓個個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日接回閨女,應個消災解怨,免災去難的吉利。年長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