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其庸,1924年生,江蘇無錫人。著名學者,紅樓夢研究專家、文史研究專家。1948年畢業於無錫國專。中國人民大學曆任教授。1975年任國務院文化組紅樓夢校訂組副組長。1986年任藝術研究院副院長。2005年被聘任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2009年被聘任中國文字博物館首任館長至今。2010年被聘為中國藝術研究院首批終身研究員。
1980年應邀赴美參加首屆國際紅樓夢研討會,1981年至1982年,應邀赴美國斯坦福、哈佛、耶魯大學講學,獲富布賴特學術基金會獎狀。後又曆訪德國、法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作學術講座。1984年由國務院、外交部、文化部派往前蘇聯鑒定《石頭記》古抄本、任專家組組長,達成兩國聯合出書協議。2011年,獲首屆中華藝文獎終身成就獎。2012年,獲首屆吳玉章人文社會科學終身成就獎。
著作有:《瓜飯樓叢稿》、《脂硯齋重評石頭記彙校彙評》、《馮其庸書畫集》、《馮其庸山水畫集》等。
感事
一枝一葉自千秋,風雨縱橫入小樓。
會與高人期物外,五千年事上心頭。
一九六五年秋
金陵留別
秣陵春老意遲遲,又是江頭離別時。
莫負天涯行客意,清風明月最相思。
一九八九年
賀新涼
壬午夏,從夢苕師謁梅村墓於石壁山前,夢苕師作《賀新涼》詞賜寄,因用原韻勉成此闋。
底事衝冠怒。為紅顏、天驚石破,隻君能語。魑魅魍魎同一貉,忍見故宮狐兔。天已墮、臣心如剖。故舊慷慨都赴死,問孱翁、何處逃秦土?天地窄,寸心苦。
一枝詩筆千秋賦。捧心肝、哀詞幾闋,盡傾肺腑。我歎此翁天喪爾,幸有文章終古。更認得、鬆楸故堵。重樹豐碑石壁下,仰詞翁、百歲來瞻顧。魂應在,感知遇。
二○○二年七月十六日作,七月
二十二日改定於三○五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