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個騎狼的孩子(1 / 2)

帳中的火塘眼看就要熄滅了,兩鬢斑白的王敬之輕歎一聲,也不去添柴。掐指算來,這已是他在草原度過的第二十個冬天。

雖說修道之人本該清心寡欲,但畢竟客居苦寒之地多年,想起過往的人事也難免憂愁。

王敬之隨師父德清道人來草原時四十歲,那年草原瘟疫肆虐,師傅說上天有好生之德,當年本教長春真人丘處機也曾去到成吉思汗帳前,然後才有了“一言止殺”的無量功德,雖逢亂世,我們卻不能忘了道人本分,便帶著王敬之離開終南山去了漠北行醫。

王敬之那時雖然已經年逾不惑,但心思還是像個頑劣少年,他覺得師父絕對是年紀大腦子壞掉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孫可是把遼、西夏、金、大理和富得流油大宋朝團滅了……

但他沒辦法,總不能讓老頭一個人去大漠吃沙子。

世事難料,一年後朱元璋稱帝,大明軍以摧枯拉朽之勢北伐,幾個月便攻克大都,把那元順帝趕回大漠。

師徒二人雖然振奮,卻也隻得留在草原,定居殘元北方腹地以避戰亂紛爭。幾年後師父仙遊,王敬之靠著給牧民看病占卜為生,蒙古人也感念他師徒恩德,士兵也不來侵擾。

日子雖然清苦,王敬之卻如閑雲野鶴,平日裏練功打坐,修心養性,倒也算清靜無為。

其實他的清淨無為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大漠這麼荒涼,根本就他媽沒有吃喝嫖賭的地方,用幾千年後的一句流行語來說,他本來就是來打醬油的,結果這瓶醬油他居然打了二十年……

二十年後,王敬之變成了一個舉止斯文的老道士,因為他為了消磨時光讀了很多師父帶來的書,不得不說他是個天才,二十年讀的書比某些儒生一輩子都多都透。

往事如煙,王敬之正要打打坐定定心神,帳外卻忽然傳來一陣馬匹的驚嘶,他鳳眼一睜,料想是招來了狼,立馬提起三尺寶劍躍出帳來,這一看,便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隻見雪地裏一個七八歲大的小童騎著一頭瘦弱的獨眼老狼,兩手死死抓著狼耳,想是那匹狼過於老邁虛弱,疼得齜牙咧嘴卻已無力掙紮,小童也是“騎狼難下”,隻累得氣喘籲籲、滿頭大汗。

不過人與野獸角力終究是要吃虧,何況隻是個童子,老狼甩起尾巴奮力一翻身,小童便放脫了雙手,摔下狼背來。

王敬之這才如夢初醒,慌忙使出輕功趕過來,一腳把狼踢翻在地,正待結果它性命,卻忽然聽見那小童用漢話大喊道:“老公公莫動手,它隻是餓急了,就饒了它吧!”

王敬之心下一驚,一則驚詫於在草原聽見漢話,二則驚異於這童子不但處變不驚,而且還如此心存仁厚,便收劍入鞘,對那老狼說道:“去吧,莫再回來傷人了!”

老狼立時便似聽懂人話一般站起身來,不急不慢地走進了茫茫雪原,王敬之立時驚得說不出話來。

待將小童領進帳中,給他吃了些些熱湯奶食,又替他敷好了金瘡藥,王敬之才問那孩子道:

“小娃娃,你是哪家的孩子,為何會講漢話,又是如何招惹了那餓狼?”

“老公公,我本來就是漢人,家住山西柳莊。一年前元軍劫村,我被抓到兀良哈禿城做奴隸。我時常聽人說北邊的白樺林裏有位長胡子的老神仙,一直盤算著要逃去老神仙那裏……那神仙一定就是老公公了……十天前城裏的男人外出獵黃羊,我趁著出門打水的機會把帽子扔在河邊,假裝淹死,帶著偷攢的肉幹一路往北跑,走了十天,終於找到了林子,可還沒看見老公公的帳子就被餓狼跟上了。那狼老弱,沒撲到我就摔了一跤,我趁機騎到它背上,死死揪住它耳朵不放,他就四處亂跑,虧得驚了老公公的馬,才被老公公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