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張、指南針、電池、圓珠筆等物品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但你知道它們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嗎?
其實自古以來,人類一直沒有停止進行發明創造。特別是18世紀以後,伴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科技發明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我們的生活也隨之有了巨大變化。
會跳舞的機器人光盤蔡倫:最早發明實用紙的人在中國漢朝時,人們發現在漂衝絲繭時會留下一層薄薄的絲絮,將它曬幹揭下後,可以充當書寫的材料,這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的“紙”。但其數量有限,造價昂貴,未能廣泛使用。
之後中國人蔡倫通過總結前代及當時造麻紙的技術經驗,發明了真正實用的紙張。蔡倫的發明使紙張得以大規模地應用,對人類文化的傳播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司南:最早的指南針
在中國的戰國時期,人們偶然發現了磁石的指極特性,於是有人根據這一特性發明了最早的指南針——司南。司南的樣子很像我們現在用的湯勺,它有一個長柄,底部溜圓,易於轉動。司南是用磁石磨製而成的,使用的時候,把它放在一個標有24個方向的光滑銅盤上,用手輕輕一撥,等到它停止轉動時,長柄指著的方向就是南方。
比洛:發明最早的圓珠筆
1938年,匈牙利人比洛設計出在圓管上裝一粒鋼珠,並在管中裝入油墨,用以在印刷排字校樣上改正錯字的筆,這就是早期的圓珠筆。比洛在校對時發現,機器上剛印好的清樣含有很多水分,用自來水筆塗改時會發生浸潤模糊的現象。為此,他經常琢磨用何種辦法進行改進。後來,比洛找來一根圓管,往管內裝入油質顏料,把筆尖改成小鋼珠後,書寫很流暢,而且字跡清晰。1946年前後,中國在上海豐華精品廠開始生產圓珠筆。
電堆伏打:發明最早的電池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學家伏打經過多年研究,發明了一種利用不同金屬與電解液接觸所構成的伏打電堆。他還發明了一種由許多玻璃杯組成的“杯冕”,這些玻璃杯盛有鹽水或稀酸,通過半侵入液體的雙金屬弧彼此連接起來。這就是第一個伏打電池組。
50年來人類最重要的科技發明根據中國人民網投票產生的50年來影響人類生活的十大科技發明顯示,前5位的依次是:電腦、因特網、手機、人造衛星和雜交水稻。當然,彩色電視、信用卡、電子郵件等也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