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精飯,首以此,重穀也。按《本草》:“南燭木,今名黑飯草,又名旱蓮草。”即青精也。采枝葉,搗汁,浸上白好粳米,不拘多少,候一二時,蒸飯。曝幹,堅而碧色,收貯。如用時,先用滾水量以米數,煮一滾即成飯矣。用水不可多,亦不可少。久服延年益顏。仙方又有“青精石飯”,世未知“石”為何也。按《本草》:“用青石脂三斤、青粱米一鬥,水浸三日,搗為丸,如李大,白湯送服一二丸,可不饑。”是知“石脂”也。二法皆有據。第以山居供客,則當用前法。如欲效子房辟穀,當用後法。

每讀杜詩,既曰:“豈無青精飯,令我顏色好。”又曰:“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當時才名如杜、李,可謂切於愛君憂國矣。天乃不使之壯年以行其誌,而使之俱有青精、瑤草之思,惜哉!

【注釋】

首以此:將此青精飯放在首位。首,首位。

重穀:重視糧食。穀,泛指糧食。

《本草》:“本草”是古代對記載中藥之書的稱呼,雖然中藥的來源甚廣,但主要來自植物,故以“本草”命名。

一二:一兩個,表示少數。

滾水:開水,熱水。

仙方:舊時幻想服食後可以成仙的各類丹藥方。

青粱米:粱米為穀物之一種,據顏色不同而有黃、白、青等種類。一說即精米。據《唐本草》記載:青粱,殼穗有毛,粒青,米亦微青而細於黃、白粱也,穀粒似青稞而少粗。夏月食之,極為清涼。但以味短色惡,不如黃、白粱,故人少種之。

第:隻是。

子房辟穀:子房,指漢高祖劉邦的謀臣張良,字子房,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居功至偉。據《史記》載,張良晚年多閉門不出,修習導引、辟穀等長生之術。

杜:指唐代大詩人杜甫。前兩句詩引自《贈李太白詩》,後兩句詩出自《贈李白》。

顏色:指麵色。

李侯:指李白。因其曾擔任翰林待詔,故有此稱。金閨彥:朝堂中的人才。金閨,金馬門的別稱。金馬門本為漢代宮門名,係學士待詔之處,後用作翰林院的代稱。彥,舊時對士人的美稱。

瑤草:仙草,傳說吃了可以飛升成仙。如西漢東方朔《與友人書》:“相期拾瑤草,吞日月之光華,共輕舉耳。”

【譯文】

將青精飯放在首位,是由於重視糧食的緣故。《本草》上說:“南燭木,現在叫黑飯草,又叫旱蓮草。”說的就是青精。采摘青精的枝葉,搗出汁液,浸入上好的粳米,不管多少,都要浸泡一二兩個時辰後再蒸飯。然後將蒸好的飯曝曬,等到米粒堅硬並且呈現碧色時貯存起來。要食用時,先用熱水酌量放入米,水一開就成飯了。使用的水不可太多,也不能太少。經常食用青精飯能夠改善氣色,延長壽命。仙方中又有“青精石飯”,世人多不知道“石”到底是什麼。據《本草》:“用青石脂三斤,青粱米一鬥,用水浸泡三天後,搗成李子大小的藥丸,用白開水服食一兩丸,不會感到饑餓。”由此可知,所謂“石”就是“石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