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與決定複讀(1 / 1)

高考成績出來以後藍若雨並沒有很傷心,她甚至是有些欣慰,那個高出3本6分的成績足以讓她爸媽在親戚朋友麵前不用丟臉。至少,和她一起長大的兩個玩伴連三本都沒有上,她是有些沾沾自喜了。

杭州的夏天異常的熱,那種泛白的陽光照得皮膚都要炸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然而藍若雨也並沒有太喜歡這個城市。所謂的“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在她身上也並沒有得到體現,因為這個有著自己最親最愛的人——爸媽。“自己就是一個奇葩”藍若雨總是這樣覺得。無聊的躺在床上,想想自己這三年來所經曆的:似乎記憶隻停留在最後一年,這一年她像所有的高三學生那樣每天除了做題還是做題也與前兩年無異,隻是這一年她遇到了一個讓自己心動的人——趙博陽,那個笑起來可以讓冬天變成春天的人。想想也怪,認識兩年了居然在最後一年才有感覺,果然是慢半拍。隻是自己也始終沒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感覺,當然自己也在想方設法的慢慢靠近,比如,在老師為了避免那些風扇下麵的同學得熱傷風同意自由換位置的時候藍若雨總是第一個跟趙博陽旁邊那個女生換;比如,自己拿著幾道就算別人講n+1遍也不會的題問他;比如,自己把洗好的草莓帶到教室跟方圓幾裏的人分享,隻是因為他也在方圓幾裏內;比如、、、、、、想不出還有好多,反正所有的傻事她都幹過隻差拿著喇叭在操場上喊了,當然那是不可能的,藍若雨永遠都不會有這樣的勇氣。從小到大她都是乖乖女當慣了,至少親戚朋友眼中是這樣的,想自己當初也是被老師捧在手心的尖子生,再想想現在的自己,高中三年也不知道有幾個老師認識她,想想也真是有些可悲。

不過也都習慣了,這幾年自己總是三位數或是四位數的名次讓她也沒有太大的奢求,就算是這樣藍若雨也沒有覺得有多大遺憾,這幾年她過得還是很開心的,至少她有幾個很好的朋友,幾個陪她瘋的人,雖然也發生過矛盾。自己的心直口快也不是所有人都受得了,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偶爾的口角也並不影響他們之間的關係,依舊一起瘋,一起鬧。還好,還好有他們。在寢室裏他們就像是一家人一樣,“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那他們肯定是一家人了,用他們的話說就是:配神了——永遠與世無爭的牛小超,有著林黛玉範兒的蔣天晴隻是那是的藍若雨永遠也沒有想到有一天的蔣天晴也會是‘你妹兒的、老子、龜兒子……’什麼的脫口就出。還有那個奔放到不行的彭湖,藍若雨一直覺得不解,為什麼彭湖的媽媽沒有給她加個島字。四個人的小天地,也是別有一番滋味。那時候他們經常會一起逛街,一起窩在那個小小的床上看電影,想起看《婚紗》後自己傻x的表現,藍若雨現在都想笑,不過也真是感人;也一起偷過學校花壇裏的梔子花(更多的時候隻有藍若雨和澎湖,牛小超隻負責看的);也一起傻逼的錄過歌,那首《北京東路的日子》都被他們幾個毀了,還有最後那句雷人的“超超,我愛你”同樣的錄歌的過程牛小超也始終沒有參與,那個在ktv也隻會唱兒歌或是《算你狠》的人也不能對錄歌做出多大貢獻。想到這兒藍若雨突然就有些傷感,以後這樣的機會也不多了。慢慢的記憶開始變得有些模糊、、、、、醒來一看居然4點了,該做晚飯了,爸爸也快下班了。藍若雨迅速起床開始準備晚飯,反正,日子就這樣過吧…。

“人生的精彩就在於它的不可重複”那都是後來周航說的。高考自願填完以後藍若雨每天都無所事事,人無聊的時候就會東想西想的,終於在幾天後,她告訴父母要複讀。藍若雨也不知道自己是怎樣想的,總之,她就是想複讀,然後美其名曰“想考所更好的學校”會不會考上她自己心裏也沒低。當然藍若雨的母親是不同意的,她覺得就算複讀一年藍若雨也不一定會考得有多好,而父親從來也不幹涉,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他隻是出錢,其他的都看藍若雨自己。在經過苦口婆心,各種保證以後,藍媽媽也終於同意藍若雨複讀。於是,第二天,藍若雨就買了回家的票,然後自己一個人風風火火的回家了。她重來都不是一個嬌氣的女孩,初一那年,爸媽就都到了杭州,自己和弟弟,爺爺奶奶在家,這麼久了藍若雨也都習慣了。還沒走的時候藍若雨就打電話給牛小超說她要複讀,牛小超也在猶豫,也不知道現在考慮得怎麼樣了。

回家後的沒幾天,牛小超就打電話來了說她也要複讀。當時,藍若雨別提有多高興,隻是她還是顧做淡定的說“超兒,你可要決定好啊”當時的虛偽連藍若雨自己都想朝自己吐口水。本來就值得高興,這樣自己就不用一個人了。複讀的學校不是原來的那所,為了不看到以前的那些老師藍若雨毅然決然的到另外一所也同樣是重點中學的學校複讀,這樣還可以多去了解一個城市。毫無懸念,牛小超也就跟著藍若雨去了那所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