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當責不讓者主動自發(1 / 3)

能夠當責不讓的人,不用老板吩咐,就會主動自發地去做對公司有利的事情。

當責不讓者,無論對分內責任,還是分外責任,都能主動擔當;當責不讓者,總能做到“我的問題,我負責到底”,讓“問題到我為止”;當責不讓者,無論生活還是工作,都充滿了激情,所以能不斷進步,屢創佳績;當責不讓者,熱愛工作和事業,“做夢都想把一件事情做好”!

工作需要一種積極主動、自發、當責不讓的精神。隻有以這樣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工作,我們才有可能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更多的回報。

在職場中,為什麼有些人能夠不斷贏得公司和老板的青睞?我們從“態度”入手,來探討這個主題。

同樣是在工作,不同的人對待工作的態度卻截然不同。有的人認為自己是在給別人打工,自己即使做得再好,付出再多,最終獲益的也不會是自己。

擁有這種想法的人,難免心裏不平衡,不願意主動去工作,喜歡按部就班,缺少激情活力。有些人更加過分,一旦老板不在,便開始閑談瞎扯,做自己的私事。這樣對待工作,不但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也是在自毀前程。

與此同時,有些人卻總是能自發自動地去工作,麵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與困難,總能當責不讓,努力解決。通過一次又一次的當責不讓,他們的能力和心態都獲得了一步又一步的提升,也越來越受公司的青睞和重用。另外,主動自發、當責不讓,還能讓自己過得自尊、自信、自在。

阿爾伯特·哈伯特在青少年時期幹過很多份工作:修過自行車,做過家教,在商店裏擔任過收銀員、出納。大學期間,為了賺得自己的學費,他還給別人打掃過院子,整理過房間和船艙。

由於這些工作都很簡單易做,所以阿爾伯特·哈伯特也曾認為它們都是下賤而廉價的。然而後來,他發現自己的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事實上,這些工作在無形中給予了他很多的教誨,令他領悟到了這樣的道理: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可以從中學到經驗,獲得教訓,進而提升自己的心態和能力。

例如,在商店工作的時候,有一次,他做完了老板交給他的任務——將顧客的購物款項記錄下來。當他與別的同事正在閑聊時,老板走了過來,掃視了一下周圍,然後示意他跟自己走。接下來,老板領著他一語不發地開始整理那批已經訂出去的貨,然後又把櫃台和購物車清空了。

這件事徹底改變了阿爾伯特·哈伯特的觀念,讓他明白了,在職場中,要想讓自己變得優秀,就不僅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應該再多做一點,哪怕老板沒有要求自己這麼做,也要主動自發地去想、去做。

當他認識到這點時,他開始覺得低俗的工作突然變得有趣了起來。於是,他變得努力工作了。這位老板用自身的行動讓阿爾伯特·哈伯特學到了對其一生都有著深遠影響的經驗,並讓他由原來工作的旁觀者,成為後來認真主動地去工作的人。

後來,阿爾伯特·哈伯特盡管已經成為一名成功的經理人,但他依舊像原來那樣主動地去發現那些需要做的工作一哪怕是不屬於自己的工作。

阿爾伯特·哈伯特就是當責不讓者的典型代表。對於當責不讓者來說,本職工作是必須要盡職盡責做好的。但除了履行好自己應該履行的職責外,他們還會主動自發地去做一些雖然不屬於自己本職工作但是應該做的事情。

美國著名的“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曾經說過:“有兩種人注定一事無成,一種是除非別人要他去做,否則絕不會主動去做的人;另外一種是即使別人要他去做也做不好的人。那些不需要別人催促就會主動去做應該做的事,而且不會半途而廢的人必定成功,這種人懂得要求自己多努力一點、多付出一點,而且比別人預期的還要多。”

令人遺憾的是,在職場中,卡內基先生當年描述的那兩種人,如今到處都是。這兩種類型的員工,也許不會犯什麼大錯,但是升職加薪的好事也絕不會輪到他們。

安娜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有一次,在和同學聚餐的時候,她得知當地政府要在市郊劃出一塊地皮,用來蓋經濟適用房。安娜心想,如果這個消息準確的話,一旦正式公布,政府就得公開招標,到時候必然會有很多開發商前去投標。

如果提早準備的話,就能為自己公司的成功奠定一定的基礎。

一些同事得知了安娜這樣的想法後,很是不理解,便問道:“你這不是自找苦吃嗎?公司又沒有吩咐你去幹。再說,一旦這個消息有假,你豈不是要白忙活一場?”

安娜反問道:“如果這件事是真的呢?那我現在的努力不就變得很有價值了!機會是從來不等人的。”

兩個月後,這個消息得到了證實。這時候,幾家有實力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都開始忙著準備競標的事,其中也包括安娜所在的公司。就在老板緊急召集中高層管理人員開會,準備商討競標工作時,安娜拿著一遝厚厚的資料敲開了會議室的門。

老板看到這些如此寶貴的材料,既高興又意外,連忙問道:“你不是財務部的安娜嗎?”

“是的。”

“那你怎麼會有這些資料呢?”

安娜坦誠地回答道:“因為之前我就聽說了這個消息,我認為主動並提前去做這些,可能會給公司帶來幫助。這樣在競爭對手還在忙著收集資料時,我們就已經可以動手做後續的事情了。如此,我們就能夠比別人更快一步。”

安娜剛說完,會議室裏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這掌聲自然是送給安娜的,是對她主動自發工作的肯定,也是公司領導們對她的感謝。

經過前期的努力,安娜所在的公司果然一舉中標。在慶功會上。安娜被邀請與老板碰杯,以示慶賀和感謝。同時,老板正式宣布安娜接替退休的財務主管,擔任新的財務主管。

當責不讓的人,總是能夠在工作中付出雙倍甚至更多的智慧、熱情、信仰、想象力和創造力,把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創造出更多的價值。

當責不讓的人,總是能夠在做好本職工作之外,不用老板吩咐,就主動自發地去做一些對公司有利的事情。

反觀那些失敗者和消極被動的人,他們總是做不到當責不讓,甚至連應該做好的本職工作也做得很糟糕。在麵對問題和困難時,他們往往選擇逃避;在遭遇挫折與不幸時,他們隻會指責別人,抱怨團隊。

於是,當責不讓者越來越成功,逃避責任者越來越失敗。

歸根到底,工作需要一種積極主動、自發、當責不讓的精神。

隻有以這樣的態度來對待我們的工作,我們才有可能獲得工作所給予的更多的獎賞。

當責不讓,問題到我為止當責不讓者,真正做到了“我的問題,我負責到底”,由始到終地將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掉,不為問題留下任何“尾巴”。“當責不讓,問題到我為止”的員工,在任何一個公司都會受到歡迎,任何一個老板都願意重用他。

美國前總統杜魯門曾在自己的辦公室門前立過一塊牌子,牌子上麵寫了這樣一句話:“Box stop here.”這句話翻譯成中文就是:“問題到此為止。”

怎麼去理解這句話呢?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自己要當責不讓,絕不把責任推給別人。

當責不讓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保證。但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人總是習慣於尋找借口,逃避和推諉責任,結果不但令團隊的利益受損,自己的利益也受損。

克裏·喬尼是一名火車後廂的刹車員,他因為聰明、和善而受到很多乘客的喜歡。

一天晚上,一場大雪不期而至,從而造成了火車晚點。

這場大雪讓克裏·喬尼不得不在寒冷的夜裏加班。正當他考慮著怎麼樣才能逃避加班的時候,另一個車廂內的列車長和工程師對這場暴風雪提高了警惕。

這時,在兩個車站之間,一列火車的發動機的汽缸蓋被狂風席卷了下來,以至於不得不停車,而後麵一列快速行進著的火車又不能拐道,再過幾分鍾便會從這條鐵軌上駛過。

麵對如此緊急的情況,列車長連忙跑過來命令克裏·喬尼,迅速拿著紅燈到後麵去。

克裏領命後心裏卻想,後廂還有一名工程師和助理刹車員在那兒守著呢,我根本用不著著急,於是笑著對列車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