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混合痔並便秘的術式選擇(1 / 1)

[摘要] 目的 探討奧硝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方法 將160例滴蟲性陰道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各80例。治療組給予奧硝唑0.5g口服,每日兩次,療程5d;對照組給予甲硝唑0.2g口服,療程7d,同時對性伴侶進行治療。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痊愈率為97.5%(78/8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5%(66/80),痊愈率為57.5%。結論 奧硝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優於甲硝唑。

[關鍵詞] 奧硝唑; 滴蟲性陰道炎; 療效; 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711.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7-160-01

奧硝唑是第三代硝基咪唑類藥物,具有良好的抗厭氧菌及抗滴蟲作用。筆者用第三代藥物奧硝唑治療陰道滴蟲病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對象及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07年4月~2009年4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已婚婦女,年齡18~60歲,陰道分泌物鏡檢找到滴蟲而確診為滴蟲性陰道炎患者160例。排除對象:①孕婦及哺乳期婦女。②硝基咪唑類藥物過敏者。③一周內有其他抗滴蟲藥物治療者。④有嚴重心、肝、腎及造血係統疾患者。⑤嚴重全身感染患者。⑥治療過程中因不良反應或其他原因中途退出者。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 給藥方法

經我院確診為滴蟲性陰道炎160例,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給予奧硝唑0.5g口服,每天兩次,療程5d;對照組給予甲硝唑0.2g口服,每天3次,療程7d。

1.3 觀察指標

分別於用藥前及一個療程結束後3~7d取陰道分泌物圖片檢查,並查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記錄服藥期間的症狀體征及不良反應。

1.4 療效判定標準[1]

痊愈:濃性或泡沫樣白帶消失,外陰瘙癢,尿頻尿痛消失,無外陰陰道充血,分泌物塗片鏡檢滴蟲轉陰。顯效:白帶減少、外陰瘙癢、尿頻尿痛症狀好轉、外陰無充血,分泌物塗片鏡檢滴蟲減少無活力。無效:臨床症狀和體征無改變,滴蟲數無改變。痊愈與顯效合計為有效。

1.5 不良反應

治療過程中出現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食欲減退、腹瀉等)、皮疹、頭暈嗜睡、肝腎功能異常等。

1.6 統計學方法

兩組有效率、不良反應比較采用χ2檢驗。

2 結果

2.1 治療前後臨床症狀的變化

治療組治療後白帶異常、外陰瘙癢、尿道刺激症狀前3d內好轉,5d後基本痊愈。而對照組上訴症狀均在5d後開始好轉,7d後見痊愈。

2.2 臨床療效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0%,痊愈率為97.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2.5%,痊愈率為57.5%。結果顯示,奧硝唑有效率明顯高於甲硝唑(χ2=15.34,P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2.5%,對照組發生率為72.5%。結果顯示奧硝唑治療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於甲硝唑(χ2=58.9,P

3 討論

滴蟲性陰道炎是由陰道毛滴蟲感染所致的婦科疾病,是婦科門診的多發病,其發病率在10%~25%,不及時治療易繼發細菌感染,導致不孕不育、盆腔炎症等。本研究資料顯示,甲硝唑作為第一代硝基咪唑類藥物在臨床治療陰道滴蟲病上應用已久,從而產生了耐藥性而療效下降,且不良反應較明顯,尤其是胃腸道反應。奧硝唑是第三代硝基咪唑類藥物,與甲硝唑相比,在治療該病中顯示其具有顯效快、療效強、不良反應少、療效短、療效滿意、不易複發等優點,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2]。

[參考文獻]

[1] 樂傑. 婦產科學[M]. 第5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87.

[2] 羅新,李愛斌,徐順先,等. 奧硝唑治療滴蟲性陰道炎的臨床應用[J]. 中國醫院藥學雜誌,2001,21:682-683.

(收稿日期:2009-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