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山”是古代蒙古人對不兒罕合勒敦群山的尊稱,在古代蒙古人心目中,長生天就在不兒罕峰頂,蒙古人在決定戰爭或進行重大事件時,都會到此祈告,以求慈懷的長生天的憐佑。祈福者從不兒罕山下來之後,沿著北坡行走,就會進入現在的西伯利亞泰加森林。泰加森林十分繁茂,一年之中,泰加森林有八個月的時間都處在冰天雪地中。如果祈福者從不兒罕山南麵向前進發,就會置身於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
很久以前,乞顏氏部族就曾在不兒罕山開展狩獵和遊牧。乞顏氏在不兒罕山遊牧的漫長過程中,不兒罕山逐漸發展為乞顏氏的聖地所在。後來,不兒罕山成為了鐵木真的圖騰。比起阿爾泰山,不兒罕山的地勢要低一些。它的主峰鄂特岡騰格裏山是一座雄偉的山峰,終年冰刀霜劍、白雪皚皚。山上樹木林立,枝葉交織在天空就像一張蔽日的網。樹木的根部經過歲月和風雨的衝刷,許多都兀露在地表,盤根錯節、縱橫不一,仿佛一條條長龍蜿蜒曲折地遊行在落葉間。山中森林異常茂密,馬過無痕。
不兒罕山是客魯漣河和斡難河、土拉河的發源地。三河從不兒罕山奔騰而下,灌溉著蒙古族祖傳的草原、牧場,使不兒罕山的山地牧場十分肥美。繾綣的客魯漣河從不兒罕山流出以後,緩緩地流淌到草原上,在一望無垠的草原上,它像一條白練閃著明亮的光芒。此時,客魯漣河已由一條山區河流變成了草原河流。
與客魯漣河並肩發源的是斡難河。斡難河有著小家碧玉的風致,河水清澈明淨,越過山石狹窄處淙淙作響,好像婦人的環佩之聲,當它流經平地時又不乏大家之秀的氣度,河麵寬廣,柔波蕩漾。風起處,濤濺飛雪,如碎玉蕭蕭,似殘花噴薄。河的兩岸草木茁壯,地勢平坦,適合放鷹、摔跤。
多姿沉穩的斡難河不僅有迷人的美景,而且還借助不兒罕山的髓質,沉澱了不兒罕山的靈聖,這一山一水不止一次地庇護了鐵木真。
當鐵木真父親也速該結下的仇人蔑兒乞惕人率領三百兵馬殺入鐵木真家裏時,鐵木真匆匆起來躍馬而逃。蔑兒乞惕人追殺鐵木真,包圍了不兒罕山,但沒有發現鐵木真的行蹤。不兒罕山繁密的樹林掩蓋了鐵木真的行跡,使鐵木真得以藏身。篾兒乞惕人退去之後,鐵木真從不兒罕山上下來,向山神致謝:“不兒罕山救了我微小的性命,我今後要永遠祭獻,以報答保護之恩,至於子孫不絕。”
雖然鐵木真幾經磨難,但身上仍散發著擋不住的鋒芒。這種鋒芒對泰亦赤兀惕人構成了威脅,使他們寢食難安。泰亦赤兀惕人害怕長大後的鐵木真複仇,便來到鐵木真家放牧的地方,威脅著說:“將他(鐵木真)交給我們,我們讓你們安靜!”鐵木真逃到了森林裏,由於不堪饑餓,第九天的時候,他下了山,為敵人所擒,關在一間嚴密的小屋中。一天夜裏,正巧看守換了一個小孩,於是鐵木真伺機將他打昏逃了出去。跑至半路,迫兵就來了,眼看就要追上,鐵木真便跳進了斡難河,躲在水下。
一個叫鎖兒罕失刺的速勒都思部的人發現並掩護了鐵木真,鐵木真隨後便跑到鎖兒罕失刺家裏去。鎖兒罕失刺的兒子將鐵木真藏在羊毛中,泰亦赤兀惕人搜查鐵木真到了這裏,鎖兒罕失刺指著羊毛說:“天氣這樣熱,羊毛裏怎能藏住活人呢?不信你們就隨便搜吧!”從而蒙蔽了泰亦赤兀惕人。如果沒有鎖兒罕失刺驚慌中的這一句話,蒙古曆史上可能就不會出現跨越國界的輝煌了。事後,鎖兒罕失刺心驚肉跳,擔心連累自己,趕緊給了鐵木真一匹小母馬、弓箭和煮熟的羊肉,打發他尋找母親去了。
如果沒有不兒罕山、斡難河的庇護,未來的蒙古帝國大汗可能早就葬身於仇家刀下了,所以鐵木真無論是落魄亡命之時還是成為帝國大汗之時,都始終把不兒罕山當作自己的“聖地”,而把斡難河當作自己的“聖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