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戰勢堪憂(1 / 2)

即便是神也無法鏖戰數十日而全無疲憊之意,一個多月的大戰讓所有的聯軍都疲憊不堪。五靈軍損失慘重,然而這九十九名始魔以及附帶降落至附近的大片魔物卻似乎並無懼意。數十日的戰鬥似乎讓其力量倍增,愈戰愈勇,一戰至今,除了史雲揚以及五大靈將聯手一開始斬殺的幾名弱小的始魔之外。至今還剩下七十餘隻始魔。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因為發生在神農穀,這場戰爭已經變成了一次偃術戰爭。因為這樣強烈的戰鬥,隻有偃甲能夠辦到。

其實神農嶺四麵山勢陡峭,四麵入口之中也滿布機關。無論敵人攻勢多麼猛烈,若想毫發無損地穿過長達數裏之遠的峽穀,幾乎是不可能的。神農穀在南北兩麵建造大型防禦城池,看起來並無意義。可實際上這兩座臨時搭建的城池其實並非無用,它們的主要作用便是為了拚接無法從神農穀中直接運出來的超大型偃甲。

長安大戰爆發之時,韓侖曾經帶領了一批偃師前往長安,以極短的時間拚接出了大量超大型偃甲。為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極大的勝利。而這項技術則源於神農穀,在此處也有一批超大型偃甲,不僅體型還是攻擊力都比長安大戰中強大數倍。隻因其過於巨大,隻得零碎拆散,再到穀外組裝。那大型黑岩城牆既是一層不錯的防禦體係,更重要的是保護這些超大型偃甲組裝時的安全。

戰爭開始之後,一名又一名超大型偃甲從城池中緩緩起身,投入戰場之中。這些偃甲巨人同普通的偃甲不同,尋常嚴加即便再過巨大,最多不過兩三名操作師同時配合。而這樣一座身形與始魔一般無二的超大型偃甲卻需要上百人同時協作方能完成。手臂,頭部,身體,甚至每一個手指關節,都有相對應的駕駛艙。操縱師需要強大的協調能力以及極為精確地計算能力,因而能夠駕駛這樣偃甲的戰士不僅僅要膽識過人,而且必須精通術數。偃甲內部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係統,若非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則幾乎難以完成。

好在這項技藝並非為了這次戰爭而準備,早在很久以前,神農穀便開始著手研究這樣的偃術體係,致力於簡化其運作時所需要的體係結構。到目前為止,雖然所需要的操作師人數還是十分龐大,不過較之以前,其戰力也變得十分強大。若非這次始魔突降,這樣的偃甲幾乎能夠在戰爭中橫掃一切戰鬥。

人類的力量相比神魔來說實在是太過弱小,神族生而繼有神力,魔族不生不滅,力量卻可越來越強。六界之中,唯有人族乃是真正的手無縛雞之力的種族。與那些強大的種族比起來,其中的差距當真是不啻天淵。但是人類獨有的智慧和創造卻是六界中極為強大的存在。利用他物來補充自己本身的實力,雖不如神魔那般法力無邊,這樣的創舉卻大大拉近了自己同神魔之間的距離。

至少在這場戰爭中,這些超大型偃甲已經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神農穀外的戰場已經變成了這些巨人的戰場,山巒似乎都變得很小。刀光劍影,即便是輕輕一揮便也卷起呼嘯狂風,巨大的兵刃砍在始魔的厚甲之上,聲音如若雷鳴,山石皆顫。在南麵的邛池之中,狂濤飛濺,巨大的身形在水中翻騰。整片湖泊似乎都要傾覆。

不過這些始魔的戰鬥機著實驚人,即便戰場中的超大型戰甲不斷投入,可卻總無法將其逼離神農穀十裏之內的範圍。長達數丈的鍘刀狠狠砍在那些始魔身上,可除了巨大的聲響和耀眼的火星之外,對其傷害卻是十分有限。神農穀中精通術數的偃師並不多見,總數也不過萬人,加之之前在長安大戰中損失了不少,這一回所有操作師全部投入戰爭,卻也隻能駕駛九十餘架超大型偃甲。始魔的防禦極強,超大型偃甲的動作極為靈敏,不過長時間的激戰過去,偃甲承受的傷害也在逐漸地攀升。即便偃甲內部一刻不斷在進行維修,可不時便有超大型偃甲完全癱瘓,駕駛艙中的操作師隻得棄掉偃甲逃走。五十餘日下來,已有數十架偃甲完全損毀。即便兩座城池日夜不停地趕工,戰爭的局勢卻越來越不容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