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有皇帝的使命,我們也當做好我們自己的事!他不該來赴死,這是我們的職責。黃山天玄門願意聽姑娘調遣。”
“燕山十二飛騎聽候姑娘調遣。”
“武夷劍派聽後姑娘差遣,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蘇青劍派聽候姑娘調遣.”
“回雁峰七十二怪...”,"東籬酒客聽候...",“太極門...”,“小華山...”
。。。
一時間,所有反對的門派都一反剛才的狀態,爭相表明自己的態度,冉傾珞不住向眾多門派致意稱謝。場中百餘個門派,此時幾乎無一例外,全數讚成。所有門派的意見空前的統一。
冉傾珞道:“我提出這個方法,大家既然同意,便是已經置之生死之外了。在場除了我,定然沒有人知道這萬仙玄真大陣究竟如何施行,因此小女子也不想推辭,便作了這中心的太極吧。這裏的門派大多我不認識,因此難以調度,想請陛下賜紙筆,謄錄在座所有門派執掌的姓名,且每一個門派需要出三十二名精英弟子,也請一並寫入名冊之內。”
李世民隨即命人取筆墨來,一排雲鬢花顏的宮女捧著許許多多毛筆和宣紙從店外進來。分發與眾人。各個門派便動筆在之上書寫名字。隻見各人落筆皆無比遲滯,有人雙手顫抖,捶胸頓足,將手中宣紙撕成碎片,然而鎮定片刻,又撫著胸口拿過一張新紙,首先在其上卸下了自己的姓名。有人雙眼淚垂,泣不成聲。有人長歎哀矜,牙關緊咬,直到牙關出血。對於有些大型門派來說,搭進這麼三十三個人,或許隻是一次慘重的損失,但是對於一些稍微小些的門派來說,失去這三十三個人,幾乎就是覆滅之災。
一炷香之後,各個門派的名單終於擬好,宮女將名單收攏,遞交給皇帝,李世民未看一眼,便交給了冉傾珞。
冉傾珞謝過皇帝,接過那一堆厚厚的宣紙,手中靈力一動,霎時間,隻見一陣靈力蕩開,一張一張的紙從宮女手中飛出,輕輕飄動,隨即懸浮在空中,定而不動。不多時,隻見一張張紙便在大殿之中繞成了一個大圈,冉傾珞意識力薄發,同時湧向四麵,同時將這一百餘份書卷的內同全都記於心中。
她轉身,對眾人道:“既如此,便由我來安排。我居太極之位,陣眼便在朱雀門。陰陽二老。”
神農穀陰陽二老得羅嘯成應允,出列拱手,道:“陰陽二老在此!”
“請你們分別前往東市與西市,聽我號令,不得有違。”
陰陽二老得令而去,冉傾珞又道:“天墉城、玄圃堂、昆侖宮、閬風閣四位高人。”
四人緩步出列,道:“敬聽小友差遣。”
冉傾珞躬身謝禮,道:“請四位前輩守住四象之位,天墉城守春明門,玄圃堂守明德門,昆侖宮守金沙門,閬風閣守玄武門。四方需得聽我指令行事,不得違令,請幾位前輩照辦。”
四人執劍拱手,道:“定然全力以赴。”
“太華山、蜀山劍派、太白仙境、五仙池、靈蛇舵、太液池、中皇山、九龍台八位掌門何在?”八人聞言,齊出隊列,站立一排,拱手聽令。
“請八位掌門守住八卦之位,分別於長樂坊,安定坊,義寧坊,永和坊...”冉傾珞說完,八人領命走出了大殿。
“接下來是外層陣法的布置,武夷山,蘇青劍派兩派合一,為乾卦,守通濟坊,門下六十四名弟子圍繞通濟坊環形陣列;天玄門、華山堂兩派合一,為姤卦,守曲池坊,六十四名弟子繞曲池坊環形陣列;天龍寺......”
她一口氣說了一百多個門派的名字,兩兩合成一組。且兩派加起來,六十四名精英弟子都繞著他們所守的那個裏坊環繞陣列。每叫到兩個門派,冉傾珞手一指,空中懸浮的宣紙便會落到那兩人手中。各人領命前去,一時間,大殿之中的人數越來越少。
如此,一直到大殿之中最後兩個門派,便是玄圃堂和神農穀。
“大哥,天乾掌門,你們守住夬卦,太極宮。”冉傾珞輕聲,羅嘯成點頭,她看了看羅嘯成,再看了看隊伍後麵站著的史雲揚,淚水頓時濕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