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興慶議事(2 / 2)

李世民亦不再走上高台,便在原地,對眾人朗聲說道:“高祖皇帝開國以來,大唐王朝日益欣欣向榮。四海承平。自朕即位以來,雖有征高昌,伐高麗之舉,卻從未興無名之師,行不義之舉。不料天不佑我大唐,今次首都長安遭此橫禍,一夜之間民不聊生,朕心甚痛。然幸虧有諸位仙家義士,駕雲涉霧,不遠千裏奔至長安,與異族鏖戰三晝日。長安城方能殘存,此乃眾仙家之功,卻是眾百姓之福。朕權表寸心,代長安數十萬百姓感謝眾位仙家佛道。”

底下眾人聞言,無不俯首,然而眾人心中卻無不歎服。隻聽得一門派掌門回話道:“陛下功耀千秋,自古以來,仁君少得,暴君眾多。昏碌之帝更是不勝枚舉,天下人翹楚以盼,終於盼得陛下這般天下英主,上可比堯舜湯禹。大唐有陛下之力,才得以四海承平。此番眾位道友前來襄助,既是為了長安百姓免遭塗炭。更是為了不讓天下失去陛下這樣一位好皇帝啊。”

諸人和聲讚歎,此人雖說了些溜須之言,不過卻都是眾人的肺腑之言。貞觀皇帝在政績之上確實能當得上這樣的盛讚。李世民搖頭歎道:“諸位仙家不知,朕在春明門上看見諸位英雄疆場廝殺,隻歎髀肉複生,腰不能挎刀劍,手不能挽良韁,足不能動,口不能言。自歎於天下百姓無益,心中萬分慚愧。”

玄天師祖扶須說道:“皇上此言差矣,物有所長,人有其職,各司其職,方能無愧於心。兵即是兵,將即是將,臣即是臣,君即是君,萬物循道而生長,天下循道而發展。為天子者,心係百姓,與民休息,輕徭薄賦,富國強兵。便是天子的道。天子不必為臣,天子亦不必為將。更不談兵戈衝鋒。皇上做的已經很好了。能夠親臨城池觀戰,本身就已經為萬人表率。”

李世民恭敬地點頭道:“多謝老先生點撥。”他回身向場中人說道:“長安城中正餓殍遍野,百姓流離失所,食宿無依,盡管朕已經著令開倉放糧,賑濟災民,但是天下危難,朕也不能大擺筵席。當與百姓同甘苦。可這大戰勝利又不能不慶,朕今日便與眾仙家共飲一碗,以憑吊戰死的英豪,更慶祝此戰大捷。”

場中人默然不語,一陣強烈的議論聲開始從大殿之中慢慢湧起。李世民有些奇怪,環視一圈,隻有有人點頭,有人歎惋,有得麵色驚懼。神態萬千,但是幾乎所有人麵上都掛著一層淡淡的躊躇。

廣寂真人長袍一陣,拱手出列道:“皇帝陛下,恕老夫直言,此戰還遠遠沒有結束。”

李世明大驚,道:“什麼,可異族不是都已經退去了嗎?”

廣寂真人道:“魔族狠辣,完全可以去而複返。更何況此時天空中的魔氣分明未消。便說明魔族還在,隻不過停止了攻擊,暫時選擇了退卻而已。隨時都可卷土重來。此時萬不可大意。這慶功酒,現在喝還太早了。”

水映容道:“不錯,不過奇怪也就在這一點,魔族雖然不占上風,可是也並未到敗退的地步,此時退去,豈不是功虧一簣?”

場中認識這四位高人的人並不多。自從昆侖山四大掌門離奇身亡之後,在各大修仙門派之中,如今的幾位掌門已經被眾人熟知,但是此時見到幾位掌門屈居於這四人身後,一語難發便也知道這四個人的地位何等尊崇。場中並無幾人應答,不過水映容的話也幾乎是每一個人心裏的疑問。

“也許是魔族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小華山的掌門說道。

水映容奇怪的抱著劍,問道:“那倒要問問這位道友,魔族的目的是什麼?”

小華山掌門一愣,駁斥道:“我怎麼知道!不過是信口一猜罷了。”水映容冷笑一聲。

“魔族好像是在等什麼...”四位高人之中一直沉默不言的那位太虛子突然說道。此人說話聲音極其低沉,天然含有一種讓人無法即近的冷漠。他似乎是在說給自己聽,但是場中人卻都聽得清楚明白。分明是雄厚的靈力透出所致。

“等什麼?”李世明奇怪道,“魔族能等什麼?若是沒有眾位仙家的幫助,長安城在其爪下便是探囊取物之餌,隻靠炮弩弓箭根本無法傷其根本。既然他們實力如此之強,又有什麼再等的必要?”

水映容沉默,喃喃道:“是啊,魔族在等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