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北鬥秘術
星辰之力,變幻無窮。人窮盡一生也是無法將天上的星辰數盡,更無從談起對星辰之力的把握了。星辰,一直都是中華傳承中最為神秘的一種。其間懂星象的人,無不是曆史之上的巨擘。張衡發明渾天儀,地動儀。乃是曆史上有名的星象學家。周文王以天星之數演化文王六十四卦,解密了眾多的秘密。薑子牙推論天演術,推星辨位,知時勢,順天意,助武王伐紂滅商。這些人都是曆史之上有名的大星術家,為後人所知所曉。中華幾千年的星象學也便因此一直變得十分昌盛。
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星象台也是很多。可是像史雲揚眼前這座大氣而華麗的星象台可是絕無僅有、史雲揚當然不知道這點。他隻能依稀辨認出,眼前這巨大而古樸華麗的建築就是一座神秘的星象台。
史雲揚站起身來,此時已經沒有別的退路。眼前也隻有一條路可走。他也別無選擇,當即站起身來向那巨大的圓形石台走去。
腳下的這一座漢白玉雕成的巨大石橋已經是讓史雲揚覺得很不可思議了。這石橋渾然天成,完全是由整石雕刻而成。絲毫沒有嵌套拚接的痕跡。這樣巨大的石橋九已經十分罕見,更何況這橋上的雕花浩若星辰,完全無法數清。各處雕花更是十分神秘。所刻的畫麵都是一些星辰祭祀的場麵,看起來十分古怪而神秘。
更不可思議的是這石橋的材質,漢白玉是一種十分名貴的建築材料。在唐代以前,中國的漢白玉還並未普及,價格十分昂貴。這種石頭一般長在於闐國附近的河床之中,搬運起來都是極為不便。但此處這樣一座石橋竟然全部都是用漢白玉雕成,因此顯得十分端莊。
史雲揚漸漸走過石橋,來到了這一處巨大的石台之上,沿著它走了一圈,便找到了龍尾所在,史雲揚便踏上這龍背之上的階梯,繞著這巨大石柱盤旋上走。不多時就已經來到這石柱的頂端。
這石柱的頂端是一方小小的圓形平台。直徑三十尺左右,平台的周圍有十二根燃燒著幽藍火焰的石柱。石柱與石柱之間用鎖鏈連接,環成一周。之台之上有一個巨大的渾天儀,並設有石台,以供祭祀。石台側麵,纏繞石柱的蟠龍張著巨嘴,口中吐露著一方階梯。
史雲揚從龍嘴中的階梯中走出,踏上了這石柱的頂端的平台,漸漸的走到了這渾天儀的近旁。渾天儀是我國東漢天文學家張衡所製,渾天儀分渾象和渾儀,古人認為天是圓的,形狀像蛋殼,出現在天上的星星是鑲嵌在蛋殼上的彈丸,地球則是蛋黃,人們在這個蛋黃上測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這種觀測天體位置的儀器叫做“渾儀”。眼前這巨大而古樸應該便是渾儀,也叫璿璣玉衡。
渾儀模仿肉眼所見的天球形狀,把儀器製成多個同心圓環,整體看猶如一個圓球,然後通過可繞中心旋轉。史雲揚走近這渾儀,忽然感覺周圍的星辰的光亮都是一陣發亮。史雲揚正疑惑間,隻見周圍十二根火柱之上幽藍的光線此時都是變成了明亮的的烈火。史雲揚正驚疑間,忽然身體之上的那塊魚鱗飾物又發出一道強光,霎時間史雲揚隻覺得耳畔生風,一股強大的勁道撲麵而來。
那十二道石柱之上的火焰也是被吹得呼呼直響,幾瞬之後,隻見那火焰中射出一條紅色的光帶十二導光束一齊投向中間的璿璣玉衡。璿璣玉衡中的多個同心圓便開始緩緩的轉動。這一切都幾乎是在史雲揚眼前發生,顯得極端的神秘莫測。那璿璣玉衡中的同心巨環旋轉了一周之後,隻聽得砰地一聲。那同心圓就停止了旋轉,穩穩定格在一個星宿之上。
史雲揚向那璿璣玉衡看去,隻見璣衡停住的那處星宿正是北鬥七星。史雲揚認得這北鬥七星,北鬥是由天樞、天璿、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星組成的。四季變換,指示陰陽交替。對於修行者來說,北鬥之力是最好的修行助力。因此史雲揚對於這北鬥星卻也十分熟悉。忽然間隻見北鬥七星一陣強烈的光芒散出,一道星芒投射而下,將史雲揚籠罩其中。
史雲揚瞬間直覺的周圍一陣如紗的幻境,仿佛就是處於一片迷茫的世界。就像在幽迷穀,大司命冉問雨用憶夢術進入他的記憶那般。史雲揚在這片幻境中行走著,卻發現四周都是一樣,完全沒有方向可言。
史雲揚正迷茫不知所措的時候,脖子間的那塊飾物卻是自然地漂浮起來,對著一個方向飛去。史雲揚立即感到一股大力將自己拉扯著,見到這飾物十分古怪,眉頭一皺,跟著它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