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如水詫異地看向聞人瀾,眼底似有所悟,“知道是一回事,明白是一回事,接受更是另外一回事的。”
“我來給你介紹一下這個三清殿吧!”聞人瀾忽然轉移話題地說著,“這個三清殿內供奉的是道教最高極尊之神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這裏麵太清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太上道祖,也就是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裏常出現的那個太上老君。大殿兩邊還塑有十二金仙,分別是:廣成子、赤精子、黃龍真人、懼留孫、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這整個殿內共有三十六根大柱,其中木柱八根,代表著道教的八大天王;石柱二十八根,代表天上二十八星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鬥、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冀、軫。這殿建築宏偉而莊嚴,在全國尚屬少見……”
半天沒有反應,聞人瀾看向閔如水,隻見對方回以憂傷的表情,“你特意背過書的吧。”疑問句,卻是肯定語氣。
於是,聞人瀾一臉的黑線,“……”我是那樣的人麼?!我的記性好得很好不好?!
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閔如水在兩個人到達鬥姥殿之後,故意站在大門口朝著聞人瀾揚了揚眉毛,眼底的笑意有些藏不住,“來,聞人瀾,你好好的來介紹一下這鬥姥殿。”
哎,聞人瀾隻好望著這鬥姥殿歎氣,後來還是慢慢地開口介紹到,“這個鬥姥殿也稱元辰殿,鬥姥殿建於明代,為樓底式建築。殿內供奉的鬥姥,全稱為摩利攴天大聖先天鬥姆元君,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也是六十甲子太歲本命星君的首領。道書中說她名紫光夫人,共生了九個兒子(即九皇),分別是:玉皇、紫微、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很多裏都有提到她的這九個兒子的。鬥姥額有三目,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臂,為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神像慈容照人,《太上玄門日誦晚課仙經》中雲“顯靈蹤於塵世,衛聖駕於閻浮,眾生有難若稱名,大士尋聲來救苦”。所以,鬥姥也是一位掌人間生死罪福的天神。在鬥姥右邊供奉的是女仙之首西王母,即民間所說的王母娘娘。左邊祀奉的是土皇地祗,為執掌陰陽生育、萬物之靈與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道書中稱“承天效法厚德光天聖後土皇地祗”即民間所稱的“地母”。兩邊分別塑有南鬥六星、南極長生大帝(壽星)、和北鬥七星。鬥姥殿是青羊宮現存的唯一明代原建築物。相當珍貴。”
在聞人瀾介紹完之後,閔如水肯定地點了點頭,像是找到了支持自己觀點的證據一般,“你果然在來之前背過書的。”
聽到這話,聞人瀾兩眼一黑,“……”這是什麼和什麼啊?!自己眼巴巴的介紹一番還錯了不成?!
說完,閔如水還好心地拍了拍聞人瀾的肩膀,“好了,你好歹介紹了一番,不走進去看一看豈不是可惜了?走吧……”
我可以說我已經不想去了麼?但是,這句話,聞人瀾是萬萬不會說出口的。
“到看不出來這道家還蠻喜歡竹子的。牆邊上都是一片片竹子。”走在山門西側,閔如水開口說道。
這山門的西側為八字牆,長二十米、高四米。牆頂蓋琉璃瓦,邊上是花瓣為白色,中心為紅色的琉璃荷花。右邊塑有土地神、青龍像各一尊。還有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龍碑一座。右邊塑有白虎像一尊。還有七星樁,上刻有道教秘傳天書雲篆,根據中天北鬥布局,稱為北鬥七星樁。不過,這些都是聞人瀾說的罷了。
聽到這裏,聞人瀾撇了撇嘴角,“你先前進來的時候,不是對一個道士和世俗之人勾肩搭背的看了好幾眼麼?這有什麼好奇怪的。隻能說明世道在變,或者是說竹子風高亮節,什麼宗教都喜歡。其他的不好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