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中午時分那個賢惠的女人早已經把午飯做了了,言芝來這個世界幾年了,屎黃屎黃的棒子麵可沒少吃,今年算是多收了三五鬥吧,有了富裕的白麵,北方人的言芝還是喜歡吃醋吃麵,各種各樣的麵食,白麵饅頭,言芝永遠不會吃厭煩,偶爾家裏改善生活吃大米飯,連吃三天言芝就受不了了,也可能是大米的質地實在難入言芝的口吧。
言芝家裏的飯桌上,很少說話,似乎氣氛顯得有點沉悶。
村裏一共就百十來戶的人家,識字的人不多,十年****已經過去了,鄧公上台後華夏一切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鄧公已經恢複了高考,求學的人也漸漸的多了,尤其在農村,上學的孩兒們一直是家長們嘴裏的念叨和驕傲,陳家莊孩童到了上學的年齡,都會在村裏的小學就讀,隻不過在上一層求學,就要到鎮上去了,不過很村裏人去上學,理由很多,自家沒錢上學或者孩子學習不好,但是這卻不妨礙村裏人對讀書人的敬重,大部分不上學的孩子都會回到村裏幹活種田,所以村裏的教育水平一直維持在總有那麼幾個人識字的程度。
一旦誰家有個用得著識字先生的時候,那幾個從村裏小學畢業的知識分子還是幫不上忙的,村裏的教育水平確實有待加強,大家一般都會找那倆個人,這倆個人就是村民口中的老秀才和一個雜毛道士,大家都叫老道和秀才的,雜毛道士也就言芝一個人偶爾叫的,老道還會作法,村裏死了人啊,都叫老道來作法,而且紅白喜事都能看見老道的身影,老秀才和老道倆人住在一個院子裏,倆人還擺弄了一畝土地,每年種點糧食和蔬菜,倆人基本不愁吃不愁已經是小康生活了,秀才每天哼著國粹,老道剔著牙簽,這是村民們最能看見的場景了,倆人生活倒也逍遙自在,倆個人也不見生病,大病小病愣是沒有見過,倆人屬於外來戶,隻是很早就落戶了陳家莊,具體的落戶時間問一些老頭子才能知道,不過就算你問那些老頭子也的等好幾天,因為人老了,腦袋遲鈍了,得好好想想,等你再問來,老頭子基本已經忘了你問的事情,畢竟年紀大了不由人了,所以老秀才和雜毛道士來的時間卻是已經不可考究了。
吃過飯後,言芝想要幫媽媽收拾,照例被拒絕了,用媽媽的話說,你雖然是個女孩子但是媽媽相信你一定會有出息的不要讓這些瑣事耽誤了你讓她到老秀才那裏學習。
言芝無果,隻能由著女人,今天言芝一個人出來了,至於大寶也是很忙的。
來到老道士和老秀才的住處,言芝看見倆人在大樹下,在廝殺,將軍,馬。
言芝對於象棋不甚感興趣,圍棋上還算有點天賦,但是言芝有自知之明一直不成獻醜,老道和秀才如何威逼利誘都未能使的言芝出手。
那是言芝八歲的時候吧,突然言芝感覺到這個世界有點不一樣了,恍恍惚惚似乎自己經曆了一個浮生,言芝多了一個人的記憶,言芝變了,她知道自己不會永遠的待在這個村子裏,將來的她的人生一定會是一個傳奇。
經曆一場浮生,沒能成仙成佛,但是亦是半步大能,非同一般凡夫俗子的。
言芝有一次看見老道士似乎有點無聊的和老秀才在那裏聊天打屁,也是心血來潮,言芝就躲在了大樹後麵偷聽著倆人的說話。
也沒有聽到什麼,而後隻見老道士,來到前麵的小河邊上,說是小河也有七八米寬的距離,老道輕輕一躍便過去了。
言芝在旁邊看的目瞪口呆,當時一般的孩子看到這一場景無疑會驚呼不已,然後到處和小夥伴炫耀,被同伴嘲笑一頓你你眼花了,不做二想,於是乎在同伴的嘲笑中也便忘了,言芝經曆了一場浮生,對於這些個中手段卻是知道的,知曉這世間其實有一種武學的存在,大隱隱於市,這倆位在陳家莊吃吃喝喝等死的老頭回事傳說的國士無雙嗎?
言芝相信自己的判斷,起身來到來老頭的身前,也不說話,隻是這麼一直跟著倆老頭,倆人不說話,言芝也不答應。
過了能有那麼一個禮拜,老道士答應教言芝那條河的本事,老秀才閑來無事就給言芝講解一下屋裏的那一摞書籍,有古文觀止,出版的時間具體排版次數上麵卻是沒有,還有浮生實錄,曆史書籍,言芝大多沒有聽說過,,聽說過的也沒有通讀過。
之後言芝把弟弟大寶也領過來了,這是倆老頭要求的。
後來終於知道了,道士和秀才相中了大寶,這體格,這資質絕對是練武的好資質,可是這大寶鳥都不鳥這倆老頭,倆老頭無果,打主意到了言芝的身上,倆老頭說可惜言芝是女兒身了,不過言芝也如願以償的學到了跳河的本事,道士和秀才則找了一個武學好苗子。
這一年言芝八歲,大寶七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