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要太固執。固執己見似乎讓人感到個性,但更多時候給人的感覺是頑固不化。
太固執的人總會自以為是,很輕易地提出一個結論後,就認定是最終真理,別人如果有不同看法,就肯定是他哪兒出問題了。太固執的人也很容易輕視、否定別人。太固執的人常常剛愎自用。三國名將關羽之所以最後敗走麥城,被俘身亡,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固執偏激,剛愎自用。
太固執的人很容易對人產生偏見。在他們眼裏,爺爺是小偷,孫子也好不到哪兒去;一個人從監牢裏出來,他這一輩子肯定不會幹好事;黑人永遠是劣等人種;希特勒肯定是個固執狂……讓一個太固執的人去當老師,班裏的“差生”永遠得不到翻身;讓一個太固執的人去做老板,他的職員永遠不能犯錯誤。世界“牛仔大王”李維的公司有38%的職員是殘疾人員、黑人、少數民族和一些有犯罪前科的人,他們在那裏都幹得很好。
太固執的人不易接受新事物。他們總認為自己的一套是最佳的,對新事物,他們其實根本不了解,但他們卻煞有介事地說出一大堆憑空想象的局限和不足,儼然像專家。他們會堅持認為計算機沒有算盤準確,即使他兒子還是個電腦工程師;他會認為生兒子當然比生女兒好,即使他女兒成了名人,他也會堅持認為這是上帝開的一個玩笑。
太固執的人肯定沒有好的人緣。要想改變這種壞脾氣,首先得試著去理解人,試著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要抱著一個信條:在不了解一個人或一樣東西之前,別妄下結論。
(4)換條路走。“千萬不要吊死在一棵樹上。”做一件事可以有無數種方法,而隻有一種是最佳的,而你想到的有可能是最差的。開動腦筋,試著換種方法,你會感覺豁然開朗。有了這種“換條路”的思考方式,你會發現很多最佳的方法。
聰明人總在想著如何“偷懶”。別人做這件事花了300元錢,我能不能少花些,別人做這件事用了兩天,我能不能隻用一天半。很難想象一個隻找到一種方法就當寶的人如何去參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即使你比別人笨一些,隻要你多花些時間去想,就可能做得比其他人更好,在別人眼裏,你就是一個聰明人。所有成功者都是用與眾不同的方法才做出了驚人的成績的。船王包玉剛之所以能從一條船起家,由一個不懂航運業的門外漢一躍成為一代船王,就是因為他時時處處都在想著什麼才是最佳的。當別人都在搞房地產的時候,甚至當他父親也主張投資房地產時,他經過分析卻決定投資航運業;當別的船主都在用“散租”的方式獲取暫時的高額租金時,他卻用“長租”的方式獲得穩定的收入,但同時卻贏得了無數固定的大戶顧客。他之所以成功,不是因為他是“包青天”包拯的第29代子孫而有特殊的遺傳基因,而是因為他總能發現常人所用方法的弊端,同時又想出一套更佳的新的方法。
當我們發現自己身處的環境不佳時,就試著換一個地方。當你發現手下人不稱職時,就堅決地撤換。當你發現靠每天一封情書向人求愛效果不靈時,就試試一個禮拜不給她寫信。當你發現每天彌勒佛似的和人交往,別人還不領情時,你就試著換副陰陽臉。當你發現對兒子百依百順,但他卻更加無法無天時,你就試著狠心些,冷峻些。總之,發現“不行”你就得變,而發現“行”你也得變著“更行”,喊出“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的豐田公司所采用的“參與製”,就是近乎苛刻地挖掘任何一個可能“更”的機會。1977年,豐田公司全體員工提出了46萬多條合理化建議,每人平均10條,為公司節省開支260多億日元。
要想成功,就得時時刻刻想著:“是不是可以換種方法。”
人生感悟:我們在做人做事出現問題時,絕大多數是我們自身的原因。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要靈活些,別難為自己,尤其不要跟自己過意不去,這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