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海爾——全球商學院的教材1(1 / 3)

內容提要

成為像李嘉誠那樣的成功人士,成為比爾·蓋茨式的億萬富豪,這是大多數人的願望,也是很多人可望卻不可及的夢想。

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功除了努力工作,還要學會學習與借鑒,那些知名企業是如何取得成功的呢?它們成功的秘密何在?《成功企業,經營有道》將會為你揭開海爾、TCL、聯想、摩托羅拉、春蘭這五大知名企業的成功秘密。

第一節企業簡介

海爾集團的前身是山東的青島電冰箱總廠,而青島電冰箱總廠的曆史最早可以一直追溯到1955年成立的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該合作社在1959年的國民經濟改組和調整中過渡為合作工廠“青島電機廠”,後更名“東風電機廠”,主要生產交直流電動機和電葫蘆。後來由於研製出民用吹風機和小台風扇,才逐步跨入家電行業。1980年,由於先後研製出了單缸洗衣機和滾筒洗衣機,經青島市二輕局批準,與青島工具四廠合並為青島日用電器廠,到1983年共生產近6萬台“白鶴”牌洗衣機,卻因產品質量問題被淘汰。

“青島電冰箱總廠”的成立,是在1984年。當時的青島日用電器廠已著手進行電冰箱生產技術方麵的國內市場考察和生產準備工作。所以,青島電冰箱總廠一成立,就從德國利勃海爾工程有限公司引進電冰箱生產技術,“海爾”的名號即由此而來。

1984年,青島電冰箱總廠一年內換了四任廠長。歲末,該廠的上級公司“青島家電公司”副總經理張瑞敏被調來擔任廠長。張瑞敏到任時,廠子共有員工820人,年生產電冰箱740台,銷售收入348萬元,固定資產500萬元,年虧損額卻高達147萬元。當時,企業人心惶惶,車間臭氣熏天,一副破敗景象。

張瑞敏上任伊始就燒了“兩把火”:一是到附近村子借錢給工人發工資;二是整頓勞動紀律,重新製定管理製度,其中一條就是不準在車間隨地大小便。廠裏原來管理的混亂局麵由此可見一斑。可是,在青島冰箱總廠之外的中國市場上,生產電冰箱的廠家已接近100家,國外產品蜂擁而入,各種牌號的電冰箱充斥市場,其中不乏“部優”、“省優”者,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用內外交困來形容青島電冰箱總廠麵臨的嚴重生存危機,一點也不為過。

然而張瑞敏出手不凡,通過引進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打造的“琴島——利勃海爾”電冰箱在1998年拿下了中國冰箱史上第一枚國優金牌。“琴島海爾集團”更名為“海爾集團”,更改商標為“海爾”,所屬企業也全部改為“海爾”。11月19日,青島海爾電冰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從而標誌著集團式的管理框架體係在海爾正式形成,海爾從此踏上了以資本運營為核心進行規模擴張,走集約化經營的道路。

由於不同凡響的管理能力,1995年,張瑞敏榮獲“中國經營大師”稱號。

1996年,海爾展開跨國經營的擴張之路,在印尼雅加達成立了海爾莎保羅(印尼)有限公司。

1997,張瑞敏榮獲香港《亞洲周刊》頒發的“1997年年度企業家成就獎”,而且是中國大陸的惟一得主。

1998年,海爾創下了創業14年保持年平均增長82.85的增長速度的紀錄。工業銷售總收入達162億元,比上年增長50%。

1999年,海爾在中國最有價值品牌評比中以265億元的價值雄居全國家電業之首。

1999年11月,在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的“全球30位最受尊重的企業家”排名中,張瑞敏榮居第26位,這是目前中國企業家在全球範圍內獲得的最有影響力的美譽。

2000年10月,張瑞敏又成為第一位登上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講壇的亞洲企業家。2000年第二期美國《家電》雜誌公布全球家電企業10強,海爾集團位列第九,是中國惟一入選企業。在亞太地區聲譽最佳公司評比中,海爾名列第七。美國科爾尼管理顧問公司也將海爾評為“全球最佳運營企業”。同年,張瑞敏當選CCTV“2000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一位專家這樣評價他:張瑞敏是第一個讓世界佩服的中國企業家。

2002年12月26日,美國《遠東經濟評論》公布的亞太最佳企業排名中,海爾位居中國最佳企業第一名。

2003年1月,英國《金融時報》發布了2002年全球最受尊敬企業名單,海爾雄居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第一名。

2002年9月6日,張瑞敏榮獲國際聯合國協會設立的“全球傑出企業領袖獎”和“最佳捐贈者獎”,這是國內惟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

2003年2月14日,在CCTV舉辦的“感動中國2002年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張瑞敏成為惟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

此外,海爾還榮獲美國優質服務科學協會頒發的“五星鑽石獎”,成為亞洲第一家獲此殊榮的家電企業。張瑞敏也因此成為中國第一位獲“五星鑽石終身榮譽獎”的企業家。

海爾譽滿全球,而張瑞敏帶領海爾人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使海爾集團由一個虧空147萬元的集體小廠,發展成為全球營業額七百多億元的中國第一品牌,無疑創造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奇跡。

海爾集團全麵實施國際化戰略,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球設計網絡、製造網絡、營銷與服務網絡的跨國公司。現有設計中心18個,工業園10個,海外工廠及製造基地22個,營銷網點58800處。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家電市場,海爾冰箱、冷櫃、空調、洗衣機四大主導產品的市場份額均高達30%左右;在海外市場,海爾產品已打入歐洲15家大型連鎖店的12家、美國前10大型連鎖店,在美國、歐洲初步實現了設計、生產、銷售“三位一體”的本土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