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進入冷戰階段。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不僅製造出了原子彈、氫彈等超級武器,而且還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宇宙飛船等。然而誰又能想到,在這個高科技的時代,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一直進行著“心靈戰”,兩國的一些學者相信,未來的戰爭的勝利者將是擁有心靈感應和特異功能技術的國家。在非理性思潮的影響下,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蘇兩國展開了“心靈戰”的競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直到1995年底,美國才在國會的壓力下,中央情報局宣布停止一個已實施25年的依靠“異能人”搜集情報的項目:“星門”計劃。那時,該項目已耗資2000萬美元。看來,中國20年來的特異功能熱有其國際大背景。
一、“鸚鵡螺號”核潛艇風波
有趣的是,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的“心靈戰”竟然發端於來自法國的謠言。
1954年,美國製造出了世界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1958年該潛艇首次出航北極,並在北極的冰蓋之下穿行過去。成為第一艘在海底穿過北極的船隻。之後,法國《科學與生活》於1960年2月號上發表了該刊編輯梅薩蒂撰寫的文章《美國海軍在核潛艇上運用超感官知覺:信息傳感是新的秘密武器嗎?特殊感應機能是未來戰爭的決定因素嗎?美國軍方掌握了特異功能實力的秘密了嗎?》,該文繪聲繪色地報道了“鸚鵡螺號”在北冰洋底航行時,收到了來自美國馬裏蘭州威斯汀豪斯公司實驗中心的心靈感應信息。
文章說:實驗從1959年7月25日開始,整整進行了16天。實驗負責人是空軍研究院生物所所長鮑爾斯上校。這次實驗的發送者是迪克大學(以研究超心理學聞名的大學)的學生史密斯。在整個實驗過程中,史密斯一直被關在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實驗大樓裏閉門不出,他每天在規定的時間裏向外發送兩次“超感官視覺”信息。這是用機器隨機搖出來的超感官知覺專用的紙牌,上麵有五種不同的圖形。史密斯認真注視搖出來的5張紙牌是什麼樣的圖形,仔細端詳後記錄在紙上再封入信封,然後交鮑爾斯上校鎖入保險箱。與此同時,坐在“鸚鵡螺號”中的海軍上校瓊斯接受史密斯一天兩次發送出的心靈感應信號,然後畫在紙上封好交安德森船長,注明日期時間後鎖到潛艇內的保險櫃內。在實驗的16天中,瓊斯也是處於隔離狀態。
據該雜誌報道,實驗最終的情況是:“鸚鵡螺號”返航抵達格羅頓後,由船上的保險櫃中取出信封,用專車護送到附近的軍事基地,再由飛機運至弗倫德西普機場,再轉給鮑爾斯上校。在那裏把時間相同的一組組信封打開,登在表格上。結果證明瓊斯所畫出的和史密斯所看到的圖形組中有3/4是相同的,多於70%。
《科學與生活》雜誌關於“鸚鵡螺號”的消息發表後,有關的報道資料很快就被搜集起來送到了蘇聯列寧格勒大學心理係主任瓦西列夫教授手中。1891年出生的瓦西列夫很快地就在1960年4月說:“今天美國海軍在他們的‘鸚鵡螺號’核潛艇上測試了思維傳感,實際上我們的科學家早在25年前就已經進行了多次成功的傳感試驗。我們應該盡快地拋棄自己的思想偏見,重新投入到這項重要的研究領域中去。”瓦西列夫還宣稱:“特異功能的潛能的發現和原子能的發現是同樣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