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第二次開會(3 / 3)

安在麟舉起一隻手:“再怎麼說,美國人在航天領域也是遙遙領先的,不管他們想去哪,自己去就是了,有什麼必要帶著咱們玩兒呢?”

蘇凱答道:“這正是我要說的——你忘了,咱們有錢。”

他頓了一頓接著說:“而美國人一直在琢磨,該怎麼花掉我們手裏的錢,這對他們來說是最迫切的事。好啦,計劃的醞釀過程就是這樣,還是說說我們自己吧。”

“每個國家都會派出自己的少年航天員,我們國家的代表,就是你們這一批。對,對,並不隻有你們5位,其它城市也在挑選和培訓,你們接下來的測試就是在眾多團隊的競爭中勝出。

“喔。事實上你們並不是5個人,而是6個,一艘飛船要載6個人。唔……這是一個誤算,很遺憾,咱們這批人中有一個預計會入選的人沒能通過測試——他昨天回家看媽媽去了,這說明他在心理上還沒準備好。總之,我剛剛聯係了另外一位來補充,在下一輪的測試中,你們就能見到那個人了。

“你們的航天員身份還沒正式確定,但已經很接近,有些話就隻能在這個時候說了。”蘇凱略微停頓,加重了語氣,“踏上這條路,就再也不能回來。20光年的距離,想跟地球實時通信是不可能的。這不是在我們的星球上探險,不是去非洲沙漠、南美雨林、北極冰海,沒有救援隊,沒有GPS,一旦到了格列星,你發出的信號傳送過來就要20年的時間,再等到回應就得一個來回,要40年後,那意味著你們實際是與世隔絕了。通過考試,我知道你們都可以接受那樣的結果,但我還是多問一句——如果有人想退出,就現在說。沒有人會責怪你。”

蘇凱伸了伸胳膊,雙眼盯著腕上的手表,耐心的等待。會議室內鴉雀無聲,隻有飲水機的加熱器不合時宜的發出細微噪音。

整整5分鍾後,秒針劃過最後的刻度,蘇凱抬起頭。

“很好。”他掏著鏡框揉了揉眼睛。

“這個計劃將使用美國提供的飛船,你們會經曆一個漫長的加速過程,於132年後到達格列星——還記得132年前是什麼時候嗎?132年前,女人還在裹小腳呢,那可是很長很長時間。別擔心,你們不會老死在旅途中,我們將采用俄國的人體冬眠技術。你們隻需要鑽進冬眠倉,在超低溫中沉沉睡去,一歲也不會變老,再睜眼,就是132年後了——喔,那時候我早就死了——到達目的地之後,飛船上的喚醒裝置會自動為你們解凍。”

“所以最值得說的是你們到達格列星以後的生活。嗯,你們的生活圈子不會太大,就這些人了,你們將會——繁衍。”蘇主任的語調平和,他的眼睛看著侄女,仿佛在對她一個人說話,“這個我就不多交代了,你們會學會的,記住,你們是負有使命的,一定要把我們這個民族的基因在那個星球傳承下去。”

“在20光年外的一顆行星上生活,聽上去有些像科幻小說,可那就是你們的任務,你們在這個基地裏學到的一切,都和它有關。你們用不著為大氣層內的起飛擔心,有地麵控製人員;也用不著為旅途擔心,隻要睡就好;你們唯一需要自己做的,就是在格列星上生活。最近這半年,你們學到了一些技術,它能讓你們維護一個小小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就像溫室。格列星雖是類地行星,可也不是有著花草樹木和走獸飛禽的世界,它的大氣是人類沒法呼吸的,有機物那裏是沒有的,生物也是你們帶過去的。你們會在生態圈裏生活好長一段時間,直到‘揚帆計劃’設計好的大氣淨化設備送到——沒錯,不止你們幾位會去那裏,既然是國際合作計劃,當然有其他國家的孩子,他們會搭乘不同的飛船。

“這就是為什麼你們必須在這裏,在地球上,模擬一下生態圈的生活,你們可以把它看作就業前的實習,實習的成績將決定你們能不能在競爭中脫穎而出。長話短說,你們需要在地球的模擬艙中度過接下來的半年,在這半年裏,你們將跟艙外完全隔絕,用艙內的循環水,模擬的定量太陽能供電,自己栽種的作物,把它們加工成食物,這個模擬艙會和你們在格列星上的生活一模一樣,直到半年後艙門才會重新開啟,除非……除非你們中途放棄。記住,你們是作為一個團隊來參與考試,包括你們還沒見過麵的第六人,要麼全部合格,要麼——隻要有一個挺不住,你們就會作為一個整體被淘汰。

“讓我想想……”蘇主任再次擰開茶缸蓋子,輕輕地吹,隻喝了一小口就把茶缸放下,“喔,對了,這個模擬艙的測試地在俄國境內,共青城附近的一個俄軍基地。等會兒收拾一下,咱們今晚就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