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一章 禦書房密議(1 / 2)

崇禎皇帝叫楊嗣昌來,是要跟他商量對策的,要治罪崇禎皇帝最該之罪,薛雲割據大同多年,早有不臣之心,建虜和流寇的製約,使得崇禎皇帝優柔寡斷,沒有對薛家軍雷霆一擊,才釀下今日的惡果。

其實就算崇禎皇帝全力對付薛家軍,以薛家軍的戰鬥力,朝廷幾乎沒有勝算,最後的結果是大明淩亂,回到五胡十六國的局麵,最後多半還是薛家軍勝出,隻是那時候的大明比現在還慘不知多少倍。

崇禎皇帝說道:“是朕用人不明,與卿何幹。”

楊嗣昌奏道:“皇上,現在立即捉拿薛家的餘孽,不可使一人漏網。”

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說道:“啟奏皇上,京城薛家人皆被圈禁,並無一個走脫,臣隨時可以把薛家人收入詔獄。”

崇禎皇帝根本沒有心思捉拿薛家人,在己巳年(崇禎二年),薛睿、薛傲韌就成為了棄子,這些年薛綜、薛十三、薛博南征北戰,可謂戰功赫赫,特別是近兩年,薛綜、薛十三、薛博對薛家軍支持的聞香教和逆賊黃希達作戰,雖然屢戰屢敗卻毫不氣餒,一直頑強地跟聞香教、黃希達部纏鬥。

崇禎皇帝說道:“駱愛卿,薛家人看住就行了,恩,去核實一下薛雲的真實身份。”

駱養性連忙躬身答應,楊嗣昌奏道:“皇上,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和陝西巡撫孫傳庭已經率軍北上勤王,等各路勤王大軍一到,一定可以把大同叛軍全殲在北京城下。”

崇禎皇帝向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示意了一下,駱養性說道:“楊大人,除了薛家軍大同叛軍之外,支援高陽城、巨鹿縣,解救孫閣老盧建鬥的薛家軍也不容小視。”

崇禎皇帝奇道:“孫承宗、盧建鬥跟薛家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楊嗣昌恨駱養性故意抖出盧象升一事來,自己卻不敢直麵皇上,隻好暗示東廠提督太監曹化淳幫自己說話,現在盧象升關在東廠的詔獄裏,曹化淳不得不迎著頭皮說道:“啟奏皇上,據番子回報,薛家軍曾說服過孫承宗、盧建鬥歸順逆賊薛雲,孫承宗的多名子孫和盧建鬥的部將,已經從了逆賊薛雲。”

崇禎皇帝沉默半響說道:“如此說來孫承宗、盧建鬥並沒有附逆。”

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楊嗣昌說道:“皇上,孫承宗已經致仕,而盧建鬥是喪師辱國用人不明,才讓有司留置查問的。”

楊嗣昌給盧象升有隙,說盧象升喪師辱國,這真是天大的冤枉,楊嗣昌、高啟潛跟盧象升一再分兵,使得盧象升兵不滿一萬,京營總兵王樸又臨陣脫逃,五千殘兵敗將跟杜度的鑲白旗交鋒,怎麼可能能打勝仗,至於宣府總兵楊國柱、山西總兵虎大威,又豈是盧象升可以任免的,這二人投靠薛家軍怪在盧象升身上,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崇禎皇帝對盧象升丟掉軍隊逃回京城非常不滿,既然東廠留置盧象升查問,崇禎皇帝也有心讓盧象升吃點苦頭,就沒有再問盧象升的事了,君臣幾人議來議去,覺得還是等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和陝西巡撫孫傳庭的勤王軍到再作打算,而崇禎皇帝寄以厚望的高啟潛是個。寧遠軍,隻有一萬多人逃回京城南麵的五軍大營,這個消息楊嗣昌、曹化淳、駱養性都沒敢告訴崇禎皇帝。

第二天伴晚(正月二十三日),其實就是當天伴晚,紫禁城崇禎皇帝禦書房裏,除了原來的王承恩、楊嗣昌、曹化淳、駱養性四人,還增加了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陳新甲,薛家軍南北壓境,崇禎君臣的氣氛非常凝重。

曹化淳首先發言:“皇上,永定門外薛家軍的領軍將領是原京營參將薛破虜,人馬在四五萬左右。”

崇禎皇帝說道:“薛破虜,不是早就死在遼東灣。”

曹化淳說道:“皇上,這是錦衣衛最清楚。”

崇禎皇帝把目光投向了駱養性,駱養性心說曹化淳你個小人,都什麼時候了,還為了推責任耍下聰明,駱養性連忙上前稟告:“皇上,微臣今日詢問了薛睿、薛傲韌,據薛傲韌交代薛雲不是他所出,而薛破虜一直躲在東海的台灣島上。”

崇禎皇帝怒極而笑道:“薛雲來曆不明,薛破虜長期潛伏台灣島,你們錦衣衛、東廠是幹什麼的,真是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