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二章 朝鮮降清(2 / 2)

不過陳永福的兵敗,讓鳳陽總督史可法徹底認清了,自己境內這支明教教軍的真實身份,這分明就是暗藏在鳳陽府的薛家軍,史可法意識到問題的嚴重,一邊懸兵勒馬備戰,一麵上奏崇禎皇帝要求清剿薛雲的在大明的軍事勢力。

在浙西“奉天正義大將軍”黃希達被薛十三、薛綜、薛博、鄭芝豹等連敗,崇禎十年二月,黃希達隻好率領殘部四千人逃至諸暨會稽山,黃希達親自寫信給大哥兼族長的黃希聖,表示自己所部願意效忠薛雲。

黃希達再次求見了燕三娘,遞上了弟弟黃希達的歸順信,燕三娘看到黃希達肯承認夫君薛雲為主人,對手表黃希達雖然有些心動,可是想到要直接跟薛十三、薛綜、薛博過招,燕三娘不禁有些猶豫。

黃希達離開之後的幾天,黃天嬌先後找了燕三娘和陳小姐、吳慧、梅香、迎春、倪虹霜、任如萍,求姐妹們在燕三娘那裏進言,希望薛家軍出兵,保住叔叔黃希達這支人馬,也算替自己留下一點本錢。

雖然黃天嬌懷了私心,陳小姐、吳慧、梅香、迎春、倪虹霜、任如萍認為應該給黃希達一個機會,陳小姐、倪虹霜、任如萍從薛家軍的利益考慮,還親自去見了燕三娘,陳小姐對燕三娘顧慮跟薛十三、薛綜、薛博交手不敢苟同,河南已經沒有了聞香教,如果浙江再沒有了黃希達,薛家軍就會直接跟提出發生衝突了。

陳小姐、倪虹霜、任如萍對現在京城薛家人沒有好感,提出不主動進攻薛十三、薛綜、薛博就是,如果薛十三、薛綜、薛博不識好歹的話,薛家軍也不用對他們客氣,朝鮮軍認為以薛十三、薛綜、薛博對薛家軍的態度,薛家軍早晚會跟薛十三、薛綜、薛博有一場血戰。

燕三娘見眾姐妹都不待見薛十三、薛綜、薛博這些薛家人,於是也從善如流,答應正式接收黃希達,由任如萍率領薛思遠、薛大漢等五千人馬,以白衣書生的“奉天正義大元帥”旗幟支援會稽山的黃希達部。

明軍會攻會稽山的黃希達部的主力是:薛十三、薛綜、薛博的聯軍和福建鄭芝豹部,崇禎十年二月二十日,鄭芝豹部兵進至東南四十裏處,遭到一支不明武裝的襲擊,短短半個時辰八千人馬就損失大半,鄭芝豹一路南逃回福建了,後來鄭芝龍僅收編了兩千多逃回福建的鄭家軍,直到一年後薛家軍亮出番號,鄭芝龍才知道弟弟鄭芝豹遭遇的是薛家軍的特種部隊,這可是薛家軍中精銳中的精銳。

任如萍在會稽山會合黃希達部之後,薛十三、薛綜、薛博的聯軍沒了福建鄭芝豹部配合,連續攻了三天會稽山,死傷了一千多人馬,薛十三、薛綜、薛博這才發現敵軍的實力已經大大加強,二月二十六日,薛十三、薛綜、薛博額輜重營被劫,缺少糧草物資的薛十三、薛綜、薛博聯軍,隻好向河南汝寧府退去,這時薛十三、薛綜、薛博已經知道,杭州薛家軍對自己幾人不宣而戰了。

崇禎皇帝得到鳳陽總督史可法的奏折後,也覺得薛雲的問題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經過多年的努力,巨寇高迎祥已經被淩遲處死,闖將李自成潰不成軍,八大王正在請求就撫,悍寇翻山鷂子高傑、撞塌天劉國能等紛紛歸順,朝廷終於能夠騰出手腳對付薛家軍了。

崇禎皇帝發上諭向熊文燦、盧象升、洪承疇詢問杭州、大同、米脂的薛家軍情況,並責令三人上奏應對方略,直到四月下旬熊文燦、盧象升、洪承疇三人的奏折才全部送到崇禎皇帝手裏。

熊文燦、盧象升、洪承疇三人都認為薛家軍已經尾大難掉,熊文燦以為杭州薛家軍擁有了台灣島,可以說成就了王霸之業,隻可以緩取不可以力敵;盧象升認為大同薛家軍實力超強鐵板一塊,如果明軍貿然開戰,幾乎沒有勝算,朝廷最好的辦法就是曉以大義,化解大同薛家軍的藩鎮之勢,洪承疇認為可以消滅米脂的薛家軍,不過陝西方麵一開戰,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希望朝廷有統一對付薛家軍的全盤計劃,如果計劃不周的話,薛家軍的破壞力遠超山陝的農民軍暴動。

清剿薛家軍可能產生的後果,崇禎皇帝清楚得很,不然也不會等到今天還沒有出手,崇禎皇帝疑惑這薛雲的情況,快十年了,會不會已經死在萬裏黃沙之中了,可是薛雲的手下卻沒有人肯倒向朝廷,崇禎皇帝每每想到這些就非常的泄氣。

崇禎皇帝隻好命令熊文燦、盧象升、洪承疇三人加強戰備,等突出對薛家軍的方略出來後,大明官軍能夠盡可能的統一行動,崇禎皇帝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還是因為滿清跟薛家軍在旅順的仗越打越大,崇禎皇帝起了坐收漁人之利的想法。

大漢雄魂新書《大明國賊》近期登陸遂浪,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