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一十六章 王長老(2 / 2)

王長老的起義計劃就這樣暫時停止了,不過王長老還是說服明教的其他首領,一方麵聯係府穀王嘉胤、漢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人提前舉事,一方麵加快綏德州的明教起義準備,並對高家軍寨進行支援。

明教首領們對聯係王嘉胤、王大梁、高迎祥等人提前舉事,加快綏德州的明教起義準備表示支持,但是對高家軍寨進行支援,明教首領們就不肯答應了,都抱著坐山觀虎鬥的心思,王長老也隻好順從眾議,不過對形同散沙各自抱團的明教感到心寒。

高家軍寨跟延綏鎮官軍的惡戰是一波三折,最後的失敗者居然是堂堂的延綏鎮官軍,這讓王長老見識到薛家軍的強大,也清楚了高家軍寨在薛雲心目中的地位,慶幸自己在絳州得知高家軍寨是薛家軍的據點後,就沒有對高家軍寨做進一步的滲透,不過這也成了不少明教首領不滿王長老的原因。

可是延綏鎮官軍的兵敗,帶給綏德州明教的不是機遇還是災難,延綏鎮總兵王威沿東南逃至綏德州據守,這不僅使綏德州明教趁機起事的機會沒有了,還讓綏德州的明教徒麵臨著延綏鎮官軍的圍剿屠殺。

王長老麵對多出來的六七千官軍民軍,唯一的辦法就是向高家軍寨購買武器裝備自衛,在高家軍寨購買武器裝備很順利,綏德州的明軍教徒被武裝起來了,王長老和明教首領們鬆了一口氣,有了拿起武器的七八千教民,包括王長老在內的明教首領們,都認為可以跟新敗的延綏鎮官軍打一仗了。

綏德州明教接下來的幾天,不斷有信使返回來,府穀王嘉胤、漢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等人都以準備不足,婉拒了綏德州明教提前舉事的建議,隻要新近聯係到的義軍二號首領種光道,表示願意策應明教綏德州起義。

王長老得到這個消息很無語,府穀王嘉胤、漢南王大梁、安塞高迎祥這些人還在觀望,義軍首領王二、種光道自澄城縣舉義以來一直孤軍奮戰,把不得有人跟著起來搞事,當然是支持綏德州的明教舉事,隻是義軍首領王二、種光道能不能幫得到綏德州明教,王長老是不敢報一點希望。

綏德州明教沒有了外援,又不可能得到高家軍寨好薛家軍的支持,明教首領們的觀望氣氛濃重起來,大家都想等著延綏鎮官軍離開綏德州之後,再選擇適當的機會發起起義,王長老無奈之下也隻有從善如流了。

王長老對延綏鎮官軍是有一定警惕的,把忠於自己的明教武裝家屬,北移靠近米脂縣幾個明教堡壘村暫住,也有借薛家軍高家軍寨以自重的意思,隨後幾天綏德州都平安無事,綏德城還傳出高家軍寨要延綏鎮官軍撤離的消息,而王威也準備回師葭州接收被俘的官軍,這讓綏德州的明教徒更加麻痹大意起來。

可是就在高家軍寨把延綏鎮官軍民軍送還的第二天,已經北上的延綏鎮官軍殺了一個回馬槍,配合綏德州守備孫守法和仇視明教的地方武裝,對綏德州全境的明教教徒舉起了屠刀,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開始了。

王長老控製的明教武裝,地處綏德州西北邊陲,延綏鎮官軍沒有從米脂方向來兜王長老部的後路,自然不可能形成四麵包圍,結果就變成了三路突擊的追殲戰,王長老的明教武裝經過短暫的慌亂,就開始組織有有序的抵抗。

進攻王長老明教武裝的官軍黑壓壓的,王長老的明教武裝分散在附近幾個村寨,一時間不能形成合力,各村寨隻有獨自為戰,然後按照事先的安排向北麵退卻,同王長老所在的村莊會合。

王長老的村莊比較靠北,並不是最先遭到的攻擊的村莊,王長老讓楊護法、首領郎鐵柱率領一千護教軍增援時,延綏鎮官軍一千騎兵也攻到了村口,楊護法和郎鐵柱率領一千護教軍都是明軍製式盔甲兵器,戰士也是身經百戰赤膽忠心的教徒,利用村莊的有利地形,跟綏鎮官軍騎兵血戰,可惜明教護教軍缺少弓箭手,在遠距離攻擊中完全落於下風,這時的王長老是後悔莫及,自己因為明教戰士不精於弓箭,沒有向薛雲購買弓箭,現在完全變成了被動挨打的局麵,王長老看著明教護教軍戰士四下躲藏心都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