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宣府方麵有情報傳到,薛雲在七月初七日離開大同城,初九日曹文詔、曹變蛟就率領三千本部兵馬出了宣府,一路快馬加鞭趕往大同鎮,不過隊伍避過了鎮虜衛、天威衛,從宣府陽原縣直插進入大同府,於初十日下午到達大同城東門月城迎恩門下。
曹文詔、曹變蛟的出動,薛六在初九日晚就知道了,可是整個大同府張公公、趙巡撫、李知府、張參將、梁參將都是作壁上觀,薛六隻能召集本部陽震雷、李小勇、王二娃和依附薛家軍的汪千總、王千總、費千總,讓他們做好應變準備,明天一旦有警,汪千總、王千總、費千總三千總關閉西、南、東城門,李小勇火器營一部配合羅指揮使的衛所兵負責戒嚴。
接下來薛六、陽震雷又分別私會了指揮使羅國輝和餘三,薛六跟羅指揮使相談甚歡,餘三也向陽震雷表示,餘家將校多心向大小姐,一定能夠保住北門不出問題,餘三希望在必要的時候大小姐能夠出麵,陽震雷為了讓餘三放心,讓餘三去見了餘大小姐一麵,餘三見過大小姐之後心情振奮的離開了。
雖然曹文詔、曹變蛟做的隱蔽迅速,不過已進入大同鎮的範圍,大同鎮的寨垛就燃起了烽火,明顯把曹文詔、曹變蛟的大明軍隊當成了入侵者,這把年輕氣盛的曹變蛟氣得三屍暴跳七竊生煙,如果不是叔父拉住,他會做出攻打這些施放烽火的寨垛。
曹文詔的心情非常的沉重,在宣府拜見宣大總督張樸,無非是希望得到總督張樸的支持,出兵護送自己去大同鎮上任,可是總督張樸以皇上隻是要求宣府監視大同鎮為由,拒絕了曹文詔的出兵請求。
於是兵微將寡的曹文詔滯留宣府,開始動用遼東巡撫袁崇煥和朝廷反對薛雲的力量給張樸施壓,可是張樸以必須有皇上的手諭,才肯出兵幫助曹文詔出任大同鎮總兵,曹文詔知道皇上已經病重,大內有薛雲交好的九千歲魏公公,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拿到什麼手諭,隻好甩開總督張樸在宣府找合作夥伴。
可是找來找去就一個渠家楨合符條件,曹文詔按遼東宣府袁崇煥意思,許了渠家楨大同鎮指揮使的職位,可是渠家楨對位子沒有什麼興趣,把曹文詔急得抓耳撓腮,不過曹文詔也不是一個肯輕易認輸的,一直扭住渠家楨不放手。
渠家楨被曹文詔扭得實在是受不了了,隻好實言相告,不是渠家某人看不起指揮使一職,實在是大同鎮是龍潭虎穴輕易去不得,渠家軍恨薛雲入骨,可是不知道大同薛家軍又會玩出什麼鬼花樣來。
就在曹文詔說得渠家楨心動,準備兩家共同對付大同薛家軍,果然不久就傳出了薛雲身體康複再次履行職位,渠家楨就又開始猶豫了,再後來薊鎮就出現了飛鷹旗,不過令渠家楨大跌眼鏡的是這支飛鷹旗卻敗給薊鎮官兵,可是就是這樣的一支敗兵卻死死盤踞在宣府萬全北麵,不讓宣府官兵有絲毫的舒服。
很快宣府官兵就嚐到了這所謂敗兵的厲害,萬全方麵的官軍出去人少了,不是被搶就是被殺,官軍出去得多了,連飛鷹旗的毛都看不見一根,預感萬全衛向宣府緊急求救,總督張樸要調渠家楨部支援萬全,自然不會同意渠家楨部去大同鎮協助曹文詔了。
不過老江湖渠家楨是夠飛鷹旗虧的,怎麼肯聽一個不是自己直屬長官的話,去跟狡猾多端詭計重重的飛鷹旗交手,說實在的渠家楨就認為飛鷹旗是薛雲的薛家軍,就連薛雲重病都是裝的,隻是不明白薛雲為什麼現在不繼續裝下去了。
不過渠家楨跟自己的兩個兒子渠宗海、渠朝海商量,還是覺得呆在宣府保險,不去大同鎮爭那個危險無比的指揮使,曹文詔就是在左等右等中,沒有得到任何奧援的情況下,突然得到薛雲帶兵北上抗擊蒙古入侵。
曹文詔是不會相信薛雲會自覺自願抗擊蒙古人的,這應該是薛雲借機抽身回避自己,讓手下人來跟自己糾纏,曹文詔心說是你薛雲我曹某人還擔心幾分,要是連你薛雲的手下都搞不定,這個大同鎮總兵自己不做也罷。
曹文詔認為隻要自己趁著薛雲不在進入大同城,坐上大同鎮總兵的位子,能跟薛雲和平相處最好,不然自己仗著總兵的職權,對大同鎮官兵進行分化,相信大同鎮官兵不會都跟薛家軍一個鼻子出氣,再對薛家軍鈍刀割肉,不怕自己不能夠掌握大同鎮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