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議事”(2 / 2)

徐元朗笑道:“弟妹,所以大哥說薛家軍替袁崇煥作料嫁衣嘛,不過聽說東江鎮毛大帥的奏折提到了左明部在建虜敵後作戰的事跡,相信袁崇煥也不能一手遮天的。”

燕三娘歎道:“大哥,這些弟妹都理會得,最可氣的是建虜無恥之極,已經派人來京城議和,居然把寧錦之戰歸罪於我薛家軍在建部燒殺搶劫,而他們後金出兵南下寧錦,隻是給明朝一個教訓,談判的一個主要內容,就是要朝廷嚴懲我薛家。”

徐元朗說道:“這建虜真是無恥,同樣的詭計一再使用,哎,朝廷裏仇視薛家的人比比皆是,這回主人恐怕真的有麻煩了。”

燕三娘聽了心裏頓時咯噔一下忙問道:“大哥,莫非有什麼大事發生。”

徐元朗說道:“弟妹,有南京內閣同年的消息,京城和遼東方麵正在推舉遼東遊擊曹文詔出任大同總兵,另外京營副將王樸也在推薦之列。”

燕三娘臉色大變問道:“大哥,這二人是何來頭。”

徐元朗說道:“曹文詔大同府人氏,在遼東從軍,先後效力於熊廷弼、孫承宗二位經略,積功升至遊擊,勇毅而有智略,算得上是一員將才,現在山海關總兵馬世龍手下任職,估計朝廷和遼東最看重的是他大同出身的身份;渠家禎這個未上任的大同總兵是沒有戲了,再就是京營副將王樸,其父王威曾經官左都督,朝廷大約是看上京營將領的身份,勝在忠心度非常高吧。”

燕三娘臉顯怒氣道:“大哥,現在朝廷真是混賬透頂了,我家夫君的替身乃在,退一步說曹文詔也隻是一個遊擊將軍,大同餘大成好歹也是一個副將,就是定大同守將也應該是餘大成,、怎麼能夠把大同給曹文詔、王樸之流。”

徐元朗苦笑道:“餘副將跟薛家是姻親,算是薛家一黨的,朝廷欲得回大同重鎮,自然會用他們認為可靠的人,現在遼東軍取得寧錦之戰的大捷,遼東軍的地位如日中天,朝廷對遼東軍是大加封賞,曹文詔出任大同可是一箭數雕,看來朝廷下了解決大同的決心,弟妹需提醒主人注意了。”

燕三娘點點頭說道:“大哥,你說說應該怎麼應對朝廷。”

徐元朗想了想說道:“弟妹,朝廷削弱薛家是必然的,現在建虜進來插一腳,已經產生了催化作用,不過薛家軍現在的實力。早已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割據藩鎮,主人在台灣島戰船上越千,偏師之力可以憾朝鮮戰建虜,薛家軍大勢已成,隻需要一統台灣,大明江南半壁江山盡在薛家軍的控製之下,倒是主人在大同的實力稍嫌不足,如果跟朝廷一旦翻臉,薛家軍應該南北呼應,勝可以直驅燕京,敗退據台灣也不失王侯之位。”

燕三娘聽了連連點頭,徐元朗接著說道:“弟妹,薛家應該從京城收縮了,再就是加強杭州府的控製,不過最關鍵的是主人在大同的兵馬麵臨孤軍奮戰啊。”

燕三娘想了想決定還是透一點底,讓徐元朗能夠更死心塌地的跟隨薛家“大哥,京城轉移得差不多了,北直錄滄州有五哥把關,河南也有薛家軍的人,杭州附近夫君也有安排,至於大同方麵可以北去蒙古察哈爾部合會哈日珠拉妹妹,西去陝西有伏兵接應,西北土謝圖汗部薛家軍建有城堡基地。”

徐元朗聽了燕三娘的話,心裏被狠狠的震撼了一回,薛雲出道隻有短短的三年,就已經在大明、蒙古、朝鮮、台灣多地布局,看來心有異誌已經很久,自己的這個主人實在是雄才大略廟算千裏啊。

燕三娘繼續說出震撼的話:“大哥,根據薛家軍密報,陝西方麵會發生大規模的民亂,再就是宮內傳出當今皇上已經病入膏肓,朝廷近期必有大變。”

徐元朗聽完燕三娘的話,被驚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半響才回過神來說話:“陝西民亂早就有跡象,如果不是主人在甘肅陝西做了大量工作,通過招兵、移民化解危機,早就應該大規模爆發民亂了,隻是當今皇上病危一事茲事體大,朝廷內外並沒有什麼傳言,如果天啟帝駕崩,而天啟帝無子,就大明皇帝這個繼承人就夠亂上一陣,這樣看來大同之事大有轉機,也許主人可以用拖字來對付朝廷以觀後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