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三章 沉沒(1 / 2)

天啟六年十二月遼東灣發生了一件大事,從朝鮮撤軍的薛家軍薛破虜部,馬步兵以及部分碎覺民眾五千多人,在航行一天後遭到了大風暴,大風暴持續三天三夜,等到風平浪靜之後,原定按計劃應該在山東登州靠岸的薛破虜部,從此見無影無蹤了。

開始登萊巡撫李嵩沒有當一回事,時間久了覺得不對,才派船去大海裏尋找薛破虜船隊的下落,登萊水軍在海上溜達了幾天,撿到了不少被風暴打爛的船板,還撈到了幾具身穿大明官軍服飾的浮屍,以及其他與軍隊有關的漂浮物。

於是登萊水軍向巡撫李嵩報告,大明薛家軍遼東所部船隊在海上飄沒了,登萊巡撫李嵩得到這個消息頓時驚呆了,後悔自己沒有早一點派船出海,一個薛家軍的士兵都沒有救著,可是要說幾十艘船全部被風浪打翻,李嵩是萬萬不敢相信的,於是李嵩派出更多的水師出海尋找遼東薛家軍的下落。

李嵩拖到快過年了,登萊水師回來隻帶回一些破船板,而東江鎮的毛文龍總兵的信函也到了,薛家軍薛破虜參將是把朝鮮剩餘人丁物資移交東江鎮之後,在十二月初八大風暴前一天離開了朝鮮平安道的,毛總兵感激薛破虜將軍仁義,已經在皮島給遇難的薛家軍官兵舉行了海祭。

沿著江南方向也沒有遼東薛家軍絲毫消息,李嵩實在是不能再拖了,隻好把遼東薛家軍在海上翻覆這個似是而非存疑的消息上報朝廷,遼東薛家軍在海上翻覆這個消息,在天啟七年正月初二才傳到紫禁城,出了值班的內閣、兵部官員略知一二,其他朝廷官員還在家裏過春節,就是這個存疑的消息也被皇宮傳出來密旨,嚴令知情官員封口。

不過這麼大的消息怎麼可能瞞得住,一兩天之後整個北京城就滿城風雨了,但是這種事情也隻是傳傳,畢竟沒有確定薛家軍的船隊全部沉沒,可是那些仇恨和不滿薛家的人,現在不知道有多麼高興,為薛家難過的人北京城也不少。

\t

薛睿從下人那裏得知薛家軍沉船這個消息,心裏咯噔了一下,難道薛破虜他們出事了嗎,這可是五千多條人命啊,薛睿坐在自己的書房裏發了好一陣子呆,後來想起自己孫媳陳氏說過,雲兒有心把薛破虜的隊伍雪藏起來,莫非薛破虜船隊的沉沒是一場計謀。

於是薛睿派毛老幺去薛莊探聽消息,毛老幺前腳一走,後腳就有人來探聽消息了,老夥計原錦衣衛親軍都指揮使駱思恭,駱思恭是來安慰薛睿的,年前駱思恭就來拜望過薛睿了,駱家在大同可是賺老了銀子的。

駱思恭委婉的慰問了薛睿,並表示已經通知江南沿海各府全力搜救海上的薛家軍,信王為這件事是茶飯不思,因為不能親自過府慰問,才托思恭代為致意,薛睿表示了對駱思恭和信王的感謝。

駱思恭在臨走的時候,期期艾艾的告訴薛睿本來信王給薛破虜爭取了去薊遼總督喻安性處效力,薛家以後有什麼需要,信王還是會一如既往的幫助薛家的,薛睿隻是默默地把駱思恭送出了薛府。

薛睿回到自己的後院,心裏一直鬼火冒,這段時間為薛破虜軍的去留爭論不休,遼東巡撫袁崇煥公開要人,並表示要給薛破虜開誠布公的談一談,為了國家大局不惜委屈自己,願意向薛破虜賠禮道歉演一出將相和。

可是全朝廷官員都知道,袁崇煥和薛破虜是死對頭,這除了是袁崇煥在演戲,就是袁崇煥在一廂情願,薛破虜自己去袁崇煥帳下的可能性等於零,除非朝廷硬性指派薛破虜去袁崇煥帳下聽令。

替代因為將相不和而免職的遼東經略高第的王之臣,也以遼東經略的身份想調薛破虜部去山海關聽令,一向沒有發出聲音的京營副將薛傲韌,也上書朝廷希望薛破虜部毀滄州歸建製,隻是薛傲韌的聲音被朝廷有意無意的忽視了。

不過朝廷不少官員提出要分拆遼東薛家軍,這種聲音成了天啟六年下半年關於遼東薛家軍的主要論調,據說兵部方案都準備了好幾個,最可能的是薊鎮、遼東、山海關參與分兵,現在薛破虜的隊伍沒有了,關於遼東薛家軍的一切事情都無從談起了。

薛睿得到自己孫媳陳氏給自己的消息是一切無憂,不過陳氏並沒有說明具體情況,看來陳氏對薛破虜事情知道也非常有限,這使得薛睿的心裏非常忐忑,直到過了大年陳氏才來薛府見了薛睿一麵,告訴薛睿薛破虜全軍安全抵達了長塗島,並告訴薛睿隨時準備離開北京城,放下心來的薛睿反而對離開北京城猶豫起來。

薛睿得到薛破虜準確消息後的第三天,天啟皇帝派人給薛府送來了一批皇家珍玩,以表達抽象薛家在抗擊建虜方麵的功勳,而恢複辦公朝廷對遼東薛家軍海上沉沒一事是閉口不談,但是閑居在京的原浙江承宣布政左參議洪承疇跳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