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崔愛(1 / 2)

徐元朗正式投奔薛雲手下,二人約為犄角照應,徐元朗在杭州為長塗島作掩護,交通消息、接納人才的任務,支持薛雲盡快解決台灣島問題,為薛家軍打下一塊建國立業的基業,之後徐元朗將帶著家小族人東渡台灣島,為薛雲的海外之國盡忠效命。

徐元朗跟交談至入夜,薛雲才堅決地離開了徐元朗的小院,好讓徐元朗在兩個朝鮮女子的陪伴下,渡過一個浪漫的海島之夜,第二天天剛剛發白,徐元朗就在薛家軍特情人員的陪同下登上了海船,海船迅速返回內陸朝杭州府的巡視船駛去。

第二天薛雲召開了薛家軍高級將領的軍事會議,王二娃、彭郎君、餘四、紀天恩、連熊偉、遊千總、方千總、劉奔、婁三、武大海、武洋、羅二娃等到場,薛雲與眾將領討論了昨日與荷蘭人海戰的得失,找出薛家軍陸海軍的弱點,大家群策群力想法克服和彌補,在未來的海洋作戰中更好的發揮薛家軍的戰鬥力。

隨後由薛雲作了總結性講話,薛雲要求薛家軍各級官兵,要克服畏難情緒,做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要敢於犧牲,同一起薛家軍的敵人鬥爭到底,為建立偉大的新明朝而努力。

薛雲的講話一石激起千層浪,參加會議的將領一時間群情激奮,特別是核心圈外的遊千總、方千總、羅二娃、武大海、武洋等陸海軍將領,第一次聽到了薛雲提出來建國這樣的說法,表明薛家軍已經從地方軍閥演變成遂鹿中原政治團體,薛家軍一旦成功,大家就是開國功臣,榮華一身富貴子孫。

薛雲等將領們的心情平複了一些後,薛雲宣布把繳獲的八百支燧發槍如數配發海軍陸戰隊,加強海軍的近戰和陸戰的戰鬥力;繳獲的兩艘三桅戰艦隻留一層火炮,多餘的佛郎機炮加強薛家軍其他兵船的海上作戰能力,這也是薛家軍各兵船極度缺炮作出的無奈決定。

最後進攻台灣島的時間定在半個月之後,會議結束後將領們紛紛興奮地離開,薛雲留下了旁聽的陸老伯和武伯,薛雲問陸老伯道:“老伯,你們火藥廠需要加班加點的生產火藥、手雷、炸藥包,不過安全工作不能放鬆喲。”

陸老漢回答:“將軍,火藥廠已經暫停了槍械的研究,而是修複在次海戰中繳獲燧發槍,那三百支殘破燧發槍,應該可以重新裝配一百多支好槍,至於火藥、手雷、炸藥包的生產,火藥廠已經增加不少臨時人手,這已經是火藥廠最大的生產能力了,還有就是昨天京城王恭廠的專家配了一味炸藥,爆炸效果非常的好,將軍你看能不能進行大規模生產。”

薛雲說道:“現在調配火藥比例來不及了,可以多生產在炸藥包上,以後火統、手雷再看情況添加,這一切多跟京城的專家商量。”

陸老漢得了薛雲的指示就離開了,薛雲問武伯道:“武伯,半個月能不能讓那艘擱淺在沙灘上的三桅戰艦重新駛向大海。”

武伯說道:“將軍,昨天老朽就帶人查看了戰艦漏水的情況,船底破壞雖然嚴重,但是龍骨之類的大料都沒有受到損傷,昨夜就開始圍堰排水了,水排幹淨之後,就開始補漏,估計半月能夠完成,就是讓這艘三桅戰艦重回海裏,需要大潮或者人工水槽。”

薛雲說道:“武伯,你需要什麼支持盡管找我,抓緊把三桅戰艦的漏補上,大潮我們不能等,我們可以先挖著人工水槽,,最後那一截等武伯補漏成功之後連通,相信能夠讓那艘三桅戰艦重返大海的。”

薛雲送走武伯之後,彭郎君、婁三從後門溜到了薛雲的辦公室外,薛雲回來的時候把二人招進了辦公室,原來今天淩晨婁三的巡邏船抓獲了一艘偷渡船,船上三人一死兩被俘,這是長塗島自薛家軍上島後,發生的第三次私通外島的案件。

自從燕三娘上長塗島之後,發生的私通外島的事情發生過多起,不過那都是島上漁民為了賺錢或者走親訪友,經過燕三娘的恩威並施,這種情況在大小長塗島已經絕跡;此後兩起島民私通外島都是跟官府有所牽連,出事的都是大長塗島,通過秘密審問分別處死了三十五人、二十七人。

今天這次牽涉到的卻是軍方,初步控製了十二名薛家軍士兵,隨著案情的發展還會有更多的人落網,薛雲看著彭郎君、婁三擺在自己案牘上的材料,發現沒有自己嫡係的大同軍官兵,才稍稍的平息一點心中的煩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