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會兒王二娃鬼鬼祟祟地溜了進來,王二娃看了看一旁沒有旁人就說:“少爺,除了在江華島有一些繳獲,還有朝鮮國王送給少爺的禮物,不知道少爺把這些東西放在哪裏。”
薛雲奇怪地問:“二娃,能幹什麼,貴重的送院子來,其他的交倉庫就是了。”
王二娃低聲道:“少爺,走不走點水路,給其他的少夫人留點什麼。”
薛雲狠狠地看了王二娃說道:“狗東西,盡出些餿主意,你三嫂是那種小氣的人嗎。”
王二娃嘻嘻一笑道:“少爺,現在船上的貨物沒有登記,可以由著少爺挑選,到時候可就沒有這麼方便了。”
薛雲想了一想說道:“二娃真有你的,對了少爺在金陵城認了一個姐姐,這個姐姐正好買了一座莊園,想來會缺一些家事使用,你看看有什麼適合她的,派船送一些過去吧。”王二娃得了薛雲的同意就屁顛顛的跑了。
這次杭州商船去朝鮮貿易,除了滿刺加國的四艘船沒有靠杭州碼頭,其餘是十八艘商船都回到了杭州碼頭,這次出去的十八艘商船在朝鮮把貨一賣,然後回到杭州把朝鮮買來的貨賣了,利潤高的整整翻了兩三倍。
這次去的十八艘商船,貨主卻有上百家,貨物總價值七八十萬兩銀子,這回到杭州城就變成了兩百萬兩銀子的貨物,再賣出去就是翻一倍也不得了,你說整個杭州城怎麼會不喜氣洋洋的,以醉仙樓張家主為首的杭州商人,第二天就給燕三娘把賬目報上來了。
張家主報上了的利潤是兩百萬兩銀子,這應該是比較保守的估計了,按照當日的約定二八開,杭州海商將支付燕三娘價值四十萬兩銀子的金銀或者貨物,浙江三司、杭州府等衙門得到的數字也不會少於燕三娘得到的這個數目。
這去朝鮮貿易是個賺錢的行道,可是一年也隻能去一兩次,不然價格賣不上去,貨也買不齊,空船回來除了一些規費之外,就沒有什麼搞頭了,杭州商人見識燕三娘手下在朝鮮的強橫,現在朝鮮把貿易權交給了薛家,大家隻要拉攏住燕三娘,就能守著朝鮮這條航線吃獨食,所以還額外送了燕三娘一大船貨物和好幾十個朝鮮小姑娘。
杭州城大多數人得了燕三娘的好處,包括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的官員,差不多的人巴不得燕三娘在長塗島多一些兵船,把什麼琉球、日本、占城、呂宋都做起來,這樣豈不是杭州人都發大財了嘛。
燕三娘對徐小姐也非常大方,吩咐王得發去碼頭,把杭州商人送給自己的貨物,選適合徐小姐的物事,整整給徐小姐裝了內河河船一船,讓徐小姐拉到她指定的地方去,徐小姐更是認定自己和燕三娘達成了默契,隻要薛雲弟弟願意為神教效力,自己就嫁給他做一個平妻就是了。
兩人好得就像一對孿生姐妹一樣,燕三娘就用溫柔手段套取了徐小姐不少神教的機密, 徐小姐開始向燕三娘提出見薛雲一麵,燕三娘知道長塗島最近就要發動進攻台灣島的行動了,實在不想徐小姐這個時候去給薛雲添亂,就以暫時聯絡不上薛雲這個理由拖著徐小姐。
徐小姐是暫時拖住了,都是徐小姐就住在杭州燕府不走,看來薛雲要是不露麵的話,徐小姐大有長住下去的架勢,不過杭州府徐知府來到燕府,提出要見薛雲一麵,這個事情燕三娘是萬萬不能推辭的。
燕三娘問徐知府準備怎麼見麵,徐知府居然說願意在長塗島上見到幹弟弟薛雲,燕三娘呆了一下,就爽快的答應下來,燕三娘緊急跟長塗島上的薛雲取得聯係,薛雲立刻答應了徐知府提出的要求,就在長塗島上會見徐知府。
燕三娘得到薛雲的消息後,立刻與徐知府取得了聯係,於是徐知府以出巡杭州水路的理由,帶著一些手下陪同,請順天府燕副總捕頭護航,從杭州水碼頭出發,沿杭州灣一線視察杭州府的山川地貌、民情風俗並接受百姓訟告。
不過船隊離開杭州城才兩天,徐知府就在燕三娘的兵船上病倒了,徐知府為了好好休養,親自讓隨行的人員任何時候都不得影響他養病,就這樣徐知府就住在傳出裏養病,燕三娘的護航船隊還是按照預定計劃在杭州灣沿線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