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臣金自點、兵曹判書金尚容二人得到仁川港宗親大將李曙的消息,明朝商船再次出現在仁川港海麵,閣臣金自點、兵曹判書金尚容二人連忙趕到仁川港,通過跟海麵是明朝商船聯係,金自點、金尚容二人獲得了上明朝兵船會談的機會,於是金自點、金尚容二人坐著手下人劃著的小船,登上了仁川港外海上的明朝兵船。
金自點、金尚容二人上的兵船,正是薛家軍第二艦隊的旗艦,王二娃、武洋、羅二娃的坐船,王二娃隻允許了金自點、金尚容二人登船,金自點、金尚容二人通過對船上短暫的觀察,就知道朝鮮水師不論是火炮還是士氣都不是薛家軍的對手,王二娃把二人接進了船艙開始了談判。
金自點首先就提出了廢君光海君李琿的歸還事宜,王二娃明確表示朝鮮光海君李琿身受重傷,現在已經返航杭州去救治了,光海君李琿受傷的事情,金自點從江華島上就得到了消息,可是隻要光海君李琿一天不死,莫說大王李倧放心不下,自己這個反正功臣也是如芒刺背食不甘味啊。
於是金自點還是繼續提到光海君李琿之事,但是王二娃以光海君李琿已經去大明杭州為由,拒絕了金自點的要求返還光海君李琿一事,隻是表示朝鮮可以派人去見自己的主母燕副總捕頭,協商光海君李琿的事情。
不談光海君李琿雙方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了,金自點自然不會給薛家什麼好處,而談判的王二娃更絕,他隻要跟朝鮮之間的貿易權,於是金自點以薛破虜駐紮朝鮮一事說事,王二娃表示薛破虜所部會盡快撤離朝鮮,如果朝鮮不同意跟自己的商隊貿易,而是繼續跟南漢山城的建虜使團勾結,薛家艦隊不介意對朝鮮國繼續進行懲罰。
金自點心裏已經接受了王二娃的建議,不過還是同兵曹判書金尚容一起,跟大明薛家的王二娃、羅二娃兩位首領泡了大半天蘑菇,在細節上爭論了好久,最終同意了開放仁川港的公平貿易,史稱《仁川協議》。
朝鮮國給大明薛家在天啟六年八月簽署的《仁川協議》,開放朝鮮國仁川港進行商貿交易,合符後世的公平、公正、公開的平等互利原則,隻是這是薛家用槍炮為大明人打開的,薛家獲得了朝鮮國獨家通航貿易權,從此朝鮮國也擺脫了單邊朝貢貿易,這被後世眾多朝鮮專家一致認為是,大明薛氏用暴力推動了朝鮮國的救濟繁榮,使朝鮮提前進入了資本主義,成為亞洲騰飛的小巨龍,一舉奠定了壓倒同為藩國日本的經濟。
接下來的交易就非常的順利,朝鮮國的商人正找不到商品的出路,雙方一拍即合開始互市,杭州商人看起了朝鮮國的人參、金銀、馬匹、硫磺、銅以及紙張等,朝鮮人喜歡大明的瓷器、生絲、綢緞、棉布、夏布、陶器、食糖、幹鮮果品、鐵塊、銅鐵器具、名貴家具、絲織品等物品。
有的朝鮮商人本錢不厚,就暗中送朝鮮姑娘上船換貨,杭州商人也姑娘的高矮胖廋、黑白美醜,按三六九等論質付貨,不到三天明朝杭州商人和朝鮮商人見完成了交易,杭州上船返航的時候多了三四百朝鮮花姑娘,而且這些朝鮮姑娘絕大多數都是心甘情願要到大明來的。
薛雲對王二娃、武洋、羅二娃已經第二艦隊和海軍陸戰隊的表現非常滿意,鼓勵他們繼續加強軍事訓練,薛家軍對台灣島的進攻進入了倒計時,隻要北方冷風吹起,就是薛家軍進攻台灣島的號角,可以說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為了激勵渡海作戰官兵的血氣,薛雲對這次在出征朝鮮的官兵都記功一次,並把陣亡的二十七名安葬在小長塗島,並建烈士墓碑以示紀念,這種形式成了後來薛家軍紀念陣亡將士的標準模式。
薛雲在自己燕三娘的院子接見了朝鮮廢君光海君李琿,光海君李琿的眼睛瞎了,不過多少還保持著一國之君的風範,薛雲知道光海君李琿的脛傷並不很嚴重,不過出於禮貌薛雲還是對光海君李琿表示了自己的關心。
然後薛雲通過通譯說道:“光海君,本將軍對你的遭遇深表同情,這次本將軍的屬下把你接出了江華島這個罪惡之地,可惜沒有救到光海君的元妃和元子,本將軍是非常的遺憾,不知道光海君對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