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銓連忙奏道:“皇上,可責令遼東、薊鎮速速奏報葉赫部、科爾沁部的情報,以便於朝廷作出對建虜的準確決策。”
天啟皇帝說道:“準奏。”
果然在三天後朝鮮方麵明軍的奏折到了,天啟皇帝在喻安性寫的折子裏看到;
掛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統領朝鮮明軍總指揮大明欽命朝鮮特使臣喻安性叩首:
臣率駐朝官軍協調朝鮮國平安道寧邊大都護府張晚、李貴部,與建虜激戰於七八月間,雙方沿鴨綠江連番廝殺,大明、朝鮮聯軍皆拒敵於鴨綠江西岸,並累積戰功,殺敵數千,得建虜首級八百餘顆,托皇上鴻福,將軍貴、破虜率軍萬餘,從滿蒲渡過鴨綠江東岸,長驅直入建虜老寨赫圖阿拉,於七月二十九當日午夜攻破建虜老寨赫圖阿拉,並焚其城,隨後轉戰千裏,一度威脅建虜都城沈陽,在撫順城外殲滅正黃旗一千餘女真韃子,隨後北上連破建虜十三堡五十四寨,一路燒毀、斬獲無數,最遠處距離薩哈連烏刺隻有兩百裏,八月十三將軍貴、破虜率全軍渡過鴨綠江進入朝鮮鹹鏡道南道,全駐朝鮮明軍北伐奇功。
臣喻安性八月十七夜急筆。
天啟皇帝看完心說喻安性的明軍這次可是立了大功,破建虜老寨赫圖阿拉,轉戰千裏攻城掠寨,不知道這兩個莽將軍在建虜後方殺了多少女真韃子,這回把建虜都殺寒了心,不得不乖乖的向我大明屈服,天啟皇帝露出了愉快的微笑。
就在當天紫禁城城門落鎖的時候,鴻臚寺卿給天啟皇帝送來了從金國副使李延庚透露的機密情報,情報上寫著跟喻安性大同小異的情況,隻是明軍在金國境內的行為令人發指,幾乎是見男人就殺,見女人見奸,逢村屠村,遇寨燒寨,就是牲口、牧場也不放過,反正明軍過處是人口殺光雞犬不留,千裏草原燒為荒地,建虜龍興之地老寨赫圖阿拉竟變鬼城。
天啟皇帝難得看到這樣的爽文,心裏舒坦極了,然後接著看了下去:七月初金國葉赫部舉兵造反,汗王因女真八旗俱在遼東鴨綠江一線,派禦林軍鑲黃旗一部,率漢軍佟養性、李永芳等各部所出兵馬一萬餘人討伐,與葉赫部一戰後全軍覆沒,逃回盛京不過寥寥數百人,其後葉赫部攻陷了開源城,周邊女真部落多來依附,最大股是蒙古科爾沁部,八月初五葉赫部、科爾沁部與女真各依附部落陷鐵嶺城,參戰各部賺得體滿盆滿,兵鋒直*金國都城盛京,於是一直徘徊在鴨綠江沿線的建州八旗全線撤軍,回援都城盛京,先到的正白旗皇太極部追擊中遇伏,這離鐵嶺城十裏地被明軍攻擊,正白旗皇太極部傷亡過半,皇太極本人中了明軍炸藥昏迷不醒,金國軍隊退守盛京城下,葉赫部、科爾沁部與女真各依附部落在明軍薛雲部支持下兵鋒更盛,傳葉赫部在薛雲明軍的支持想正準備立國。
天啟皇帝眼皮一跳,一個將軍居然要把一個部落立國,這個薛雲膽子太大了,再這樣任薛雲放任自流,將來必成朝廷的禍患啊。
薛雲被金國副使李延庚九真一假的話坑了,誰叫薛雲把李延庚的老子李永芳整得那麼慘,李延庚要是不報複薛雲就不是人了,看來這得罪人遲早都會有報應的。
天啟皇帝對薛雲的印象就差了不少,大同薛家軍在葉赫部、科爾沁部一陣窮忙活,算是白辛苦了,好在薛雲從來沒有奢望朝廷會格外施舍自己什麼好處,所以就算知道這次白辛苦有不會特別在意的。
第二天在奉天殿的朝會中,朝廷大臣對金國的去留爭議不斷,支持徹底消滅金國的有之,但是提出讓金國跟葉赫部、科爾沁部、察哈爾部去互相撕咬的有之,更有官員認為薛家兵權過大,應該收回薛家的兵權,總之對金國建部地域,大多數朝堂官員希望是分裂中的平衡,不是要徹底消滅哪一個部落,執行弱幹強枝的既定國策。
難道明朝官員不知道建州女真的危害嗎,可是在阿拜、李延庚把價值幾十萬的珠寶、價值幾十萬的山參裘皮,送進大明朝廷的官員府邸之後,這些官員大多數都改變了立場,就是頑固一些的也保持了沉默,隻有極少數的官員拒絕了建虜的饋贈,朝堂上出現有利於金國建虜的氛圍是再正常不過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