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東經略府還坐實了寧遠參將祖大壽兵敗義州衛的事實,隻是遼東經略府措詞比較委婉,不過那個明軍損失跟傳言差不多,一個建州牛錄打敗一萬多明軍簡直讓人目瞪口呆,讓才雄起來的大明官員百姓泄了銳氣。
天啟皇帝還沒有從遼東右屯衛守衛戰的糾紛和祖大壽兵敗義州衛的事實中清醒過來,就傳來了遼東西路軍兵敗雙台子河的消息,率領西路軍的袁崇煥把近兩萬遼東官兵留在了雙台子河東岸,而袁崇煥在建虜皇太極帶領的正白旗、鑲紅旗、正藍旗三旗的截殺下,損兵折將上萬人才退回了遼東寧錦防線。
天啟皇帝得到這個消息被驚得手腳冰涼,可還有最驚人的消息傳來,遼東東路軍四萬人跟遼東經略府失去了聯係,而得勝的建虜正白旗、鑲紅旗、正藍旗三旗,並沒有對缺兵少將的遼東寧錦防線發起進攻,而是全軍掉頭渡過了雙台子河。
現在對大明來說救援朝鮮義州府已經是一個奢望,天啟皇帝和朝廷大臣最關心的是雙台子河東岸的遼東東西路軍,大家都難以接受六萬遼東軍民就這樣沒有了。
這下子朝廷群臣開始挖原因找責任,處理袁崇煥私自調換渡河路線,就是遼東經略孫承宗指揮無能,這兩個人都是這次救援朝鮮義州府失敗的罪魁禍首,開始有朝廷官員要求追究相關責任人的罪責了。
慌亂之中還是有明白人,兵部主事錢元愨上書天啟皇帝,請皇上下旨請東江鎮毛文龍總兵、天津巡撫李邦華、登萊巡撫袁可立和遼東各路水師,去遼東灣搜救遼東軍在雙台子河的官兵,天啟皇帝看了兵部主事錢元愨的奏折,立刻下旨兵部全力督辦此事。
接下來就是朝廷應該給遼東派援兵了,可是整個大明溜了一圈,才發現朝廷已經沒有可用之兵了,這時有大臣提出來急調大同副將薛雲去遼東支援,可是整個朝廷都知道薛雲現在應該在數千裏之外的土謝圖汗部,等信使通知薛雲出兵,到大同軍兵至遼東,那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時候了。
調大同薛雲支援遼東不現實,那麼就隻有下令帝師遼東經略孫承宗大人死守寧錦防線,可是孫承宗大人受到朝內群臣參劾。孫承宗負氣文人性子發作,連上二疏,自請罷官,天啟皇帝本不予理會,怎奈群臣撤換遼東建虜的聲勢洶湧,孫承宗大人去意已決,朝廷終於決定派兵部尚書高第代為遼東經略,賜其蟒衣玉帶。
如今的北京城是一片死寂,都沉靜在遼東兵敗的悲痛之中,京城薛府的氣氛有非常凝重,這些天沒有朝廷官員的問候,倒是不少京城百姓來薛府慰問薛家,對薛家軍遠征遼東表示哀思,這讓一向沉得住氣的薛睿也有些慌神了。
這幾天心煩意亂的薛睿再也穩不住了,今天薛睿首次主動請孫媳婦陳氏進京城薛府敘事,住在薛莊的陳小姐不敢怠慢,立刻讓傳信的小管家毛老幺先行,自己辭別薛四叔、吳慧妹妹,坐了一頂小轎,帶了二十幾個男女仆傭出了薛莊,直奔京城廣渠門而來。
陳小姐進了薛府直接去了爺爺薛睿的後院書房,爺爺薛睿已經早早等在書房裏了,陳小姐進了書房給爺爺行了禮隻好問道:“爺爺,你招孫媳是為了遼東的事情嗎。”
薛睿說道:“不錯,爺爺雖然知道薛二會把薛家軍拉到朝鮮去,可是這次是喻巡撫、滿總兵、趙總兵幾萬人同薛二一路,他能夠完成這個任務嗎,還有建虜皇太極帶了三個旗的韃子,圍追堵截薛二他們的東路軍,加上雙台子河東岸的韃子,爺爺不得不擔心薛二和我們的薛家軍啊。”
陳小姐說道:“爺爺,夫君給二叔留了後手的,何況我薛家軍攻無不取戰無不勝,相信二叔能夠把隊伍帶出困境的。”
薛睿歎口氣道:“現在薛二他們前無去路後有追兵,他又不是掌軍之人,整個遼東東路軍前途堪憂啊。”
陳小姐決定吐露一些秘密來安爺爺的心於是說道:“爺爺,遼東情況沒有朝廷官員看的那樣悲觀,剛剛接到大同府轉來的消息,夫君已經離開了土謝圖汗部,算算出發的日期,夫君的兵馬應該在察哈爾或者科爾沁部落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