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杏山(2 / 2)

楚翊半天才歎道:“東翁,學生半生飄零,得遇東翁是學生的福氣,幾年賓主一場,學生怎麼能輕易言去,何況薛家軍未必就一定是一個死局。”

喻安性聽了急著問:“先生,此話怎講。”

楚翊說道:“學生以為薛家軍可能有其他的打算。”

喻安性猛地站了起來,開始在帳篷轉起了圈子,當轉到地三圈時,喻安性突然停下來對楚翊說道:“薛破虜是不可能投降建虜的,除非去投靠東江鎮的毛文龍或者逃到朝鮮去,但是這些都是死路,還會牽連大同薛雲和京城薛家的。”

楚翊說道:“東翁,學生也是這樣認為的,可是學生不解的是,薛破虜為什麼在出兵之前急急忙忙撤離遼東的軍屬,再結合在中後所城強行報仇和這兩天頻頻視察遼東地形,薛破虜的反常地方實在太多了。”

喻安性聽了後一時間沉默無語,楚翊繼續說道:“薛破虜斬殺軍中兩個把總,並把前屯的糧草軍資換了友軍的扁廂車,還送了大量的糧食物資給當地的百姓,這一切都說明了什麼問題呢。”

喻安性有些口結的說道:“薛破虜的做法的確有些大違常規,不過這也不能說明薛破虜就有什麼危害朝廷的舉動啊。”

楚翊說道:“東翁,官場人看事情跟我們山野之人不同,始終認為薛家和建虜有不共戴天之仇,其實這些仇怨都是因為公事而起,若是建虜首領心胸開闊禮賢下士,薛家未必就是千年冰山。”

喻安性疑惑道:“有這樣的可能嗎。”

楚翊回道:“就是建虜肯,薛家也未必相信建虜,但是薛家人疾惡如仇,自入遼東從來不肯吃虧,現在薛家軍在遼可說是四麵楚歌,薛家一定會有後招,不然像薛家這樣的世家閥門,是不可能生存兩百多年的。”

喻安性說道:“先生認為薛破虜下一步會有什麼行動。”

楚翊說道:“東翁,這要看大同薛雲現在在哪裏了。”

喻安性說道:“塘報上不是說薛雲率軍在漠北嗎。”

楚翊說道:“東翁,塘報上的是猴年馬月的事情了,你想想弘螺山大戰時薛雲的隊伍在哪裏。”

喻安性問道:“先生的意思是,薛雲會參加朝鮮義州府會戰。”

楚翊說道:“東翁,你太樂觀了,不說薛雲不一定會來,就是來了也未必會再幫遼東軍打建虜了。”

喻安性的臉色有些難看,楚翊說道:“朝廷對薛家確實過分了,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還要用鞭子抽他,這也難免薛家人有二心了,薛破虜不外兩種可能,要麼跟薛雲的大同軍會師自保,可是薛破虜還是不能逃脫遼東經略府的管轄,那就隻有東進朝鮮學東江鎮毛文龍割據,在朝鮮占一塊地盤自立了。”

喻安性說道:“薛破虜兵不過四千多人,朝鮮北部地廣人稀,且山高嶺險,征兵籌糧都十分困難,自古就是兵家的死地,何況朝鮮國也不會坐視薛破虜在境內坐大,這個想法實在太冒險了。”

楚翊笑道:“東翁,單是薛破虜的人馬,朝鮮國也未必能夠應付,何況還有薛雲的大同軍助戰,就是滅了朝鮮國也不是不可能的。”

喻安性急了說道:“楚先生,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可是告訴經略大人說,這是我們的猜測,如果冤枉了薛破虜,對朝廷對薛家都是不利的啊。”

楚翊說道:“現在就是告訴經略大人也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