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皇帝說道:“大伴那議和的事情怎麼處理。”
魏忠賢恭維道:“一切任憑皇帝聖裁。”
然而事情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自從傳出薛雲得了建虜兩三百萬兩銀子的貨物的事情後,彈劾的奏折雪片一樣飛進了大內皇宮,什麼薛雲十大罪狀、二十大罪狀運應而生,主要是說薛雲欺壓同僚、擁兵自重、勾結蒙古韃子企圖謀反等等。
天啟皇帝看了這些折子都留中不發,可是朝廷大臣是乎察覺到了些什麼信息,奏折的思路立刻一變,很多大臣大談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家認為薛雲這個人不守王道,一貫殘暴冷血無情濫殺無辜,已經是死有餘辜了,現在建虜願意納貢稱臣歲歲來朝,並退還義州、廣寧等城池,甚至遼河西平堡一線的土地也可以商量,讓薛雲為國家的利益去死是死得其所,相信薛雲得到這個消息自己也會甘願受死的。
天啟皇帝看了這些折子其實是很動心的,可是自己身為皇帝為了收複失地,讓自己的臣子殺身成仁,天啟皇帝自己覺得還是開不了口,最後隻好采取了官場一貫手段“拖”,拖到後來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然而在跟建虜的議和使團的談判陷入僵局的時候,以京城太學生、文人還有一些市民衝擊了薛府在京城幾家鋪麵,「薛記綢布」「三江彙通」被洗劫一空,「惠民糧棧」「吳記米鋪」有遭到同樣的命運,不過在「惠民糧棧」的搶劫中,太學生們和附近的百姓發生了衝突,這「惠民糧棧」是當地老百姓的心肝寶貝,結果雙方動手都有人受傷,太學生有二十幾個被打得頭破血淋。
在「杏花酒樓」發生的事情激化了京城官僚和薛府的矛盾,大批衝進「杏花酒樓」的太學生、文人還有一些市民得了在洗劫「薛記綢布」「三江彙通」的甜頭後更加瘋狂,完全變成了一群暴徒進了「杏花酒樓」就是一陣打砸搶燒,哪曉得「杏花酒樓」自己也準備隨時燒掉店鋪,在「杏花酒樓」準備大量的木材、火油等易燃物品。
在大批太學生、文人還一些市民衝進「杏花酒樓」後,「杏花酒樓」的員工都安全撤出來了,老板已經放棄了「杏花酒樓」,大家都領了雙倍的月薪和賞錢,雖然看著「杏花酒樓」被破壞心裏很難過,但是都沒有跟這些以正義名義搶劫的人們發生衝突。
哪知道衝進去的太學生、文人和隨後加入的暴民沒有多久就被大火包圍了,一場大火整整燒了大半個時辰,三層樓的「杏花酒樓」連同後麵的小院被燒成了赤地,估計有二三十個太學生、文人、暴民淹沒在火海之中,還有三四十人不同程度受傷。
這下子薛家惹了大禍了,數以萬計的太學生、文人和市民湧向了崇文門的薛府,要讓薛家對「杏花酒樓」縱火案負責,可是這些人趕到薛府所在的大街時,屬於大同副將薛雲的府邸已經燃燒起來了,熊熊的火焰很快燒紅了半邊天,準備來搶劫小薛府、薛府被驚得目瞪口呆,由於附近是官員的聚居之地,馬上就有很多京營官兵來救火,以免火勢進一步向四麵擴散。
那些受朝廷官員指使的太學生、文人也沒有想到發生這麼大的事情,就在這些太學生、文人猶豫的時候,已經有無數京營士兵包圍了薛府,開始喝令太學生、文人和市民迅速離開薛府附近,不然就要按暴民抓起來,領頭的太學生、文人見已經不可能衝擊薛府,再加上對朝廷王法還是心存畏懼的,就見好就收紛紛散開了在遠處觀望著。
薛睿看著大批的亂民散開才鬆了一口氣,要是讓這些亂民進了薛府,恐怕在薛府就不存在了,而且府裏這些下人恐怕沒有幾個能活下來,薛睿現在才暗暗佩服孫兒薛雲的判斷,很多時候人家要對付你的時候是不擇手段的。
薛睿三天前就讓薛傲韌一家和住在府外的薛斌、薛博去了滄州薛家寨,三兒媳婦和她的丫頭仆人去了薛莊,跟著去的還有薛睿的姬妾和一批財物,留在薛府的都是抱著必死的一些老家人和心腹。
今天薛睿得到幾個鋪子出事了,正準備派人去小薛府問孫媳婦陳氏,哪知道孫媳婦陳氏帶著數十個丫鬟、仆人出了小薛府,隻是派了一個下人來通報了自己一聲,說是小薛府全府去城外薛莊暫住,希望祖父老人家也一起去,薛睿還是拒絕孫媳婦陳氏的請求。
然而大約一個時辰後,就在那些無恥的太學生、文人和市民湧向薛府的時候,這時候小薛府自己就燃燒了起來,薛睿這才知道孫媳婦陳氏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偌大的一個小薛府說燒了就燒了,沒有準備給自己的敵人留下絲毫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