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遇伏(2 / 2)

白天正午過後,孫承宗率領五千大隊明軍正在過弘螺山,從山上衝出無數的建州韃子,羽箭像蝗蟲一般撲來,大批明軍將士中箭倒下,孫承宗的親兵們迅速將他拉下馬向安全地帶轉移。

孫承宗率領大部分明軍將士退下斜坡,又被從南麵兜過來的韃子一陣猛殺,明軍損失過半被*進了一處窪地,兩路韃子軍會合困住了孫承宗的殘部。

孫承宗被韃子打蒙了,直到被*進窪地才勉強組織起了軍隊的抵抗,這是的五千明軍剩下不足三千人,在山腰間中伏明軍陣亡最多,下山來被另一股韃子伏擊跑散了不少明軍將士,等退到窪地時發現韃子隊伍的人馬並不多。

滿桂從抓到的幾個韃子那裏得知,這弘螺山埋伏的建虜是屬於三貝勒莽古爾泰手下正藍旗的總兵官阿布泰、巴篤禮率領六千兵馬埋伏在這裏,據說有非常重要的任務,剛才山上殺下來的就是阿布泰的人馬,在坡下圍攻的是巴篤禮的人馬。

滿桂把情況彙報給孫承宗大人,孫承宗聽了暗道自己前天才決定去錦州,泄漏消息一說肯定不成立,難道建虜算到自己要路過弘螺山去建州,這也太神奇了吧,如果建虜有這個本事可能早就打到北京城去了。

孫承宗認為建虜一定是有其他目的才埋伏在弘螺山的,看見自己這個遼東經略改變了計劃來進攻自己,遼東經略孫承宗看著自己手下的官兵死傷慘重一時間羞憤難擋。

孫承宗吩咐手下派人四處突圍搬救兵,一邊命令茅元儀、滿桂固守待援消滅這股深入大明軍縱深防禦體係的孤軍,可是茅元儀、滿桂等人認為敵將阿布泰、巴篤禮敢於貿然出手,相信韃子們必然會有後招準備著,力勸孫承宗突圍撤退。

孫承宗不是沒有想過撤退,也不是沒有想過韃子還有後招,隻是韃子深入的明軍寧錦防線的大後方,視大明軍隊如無物,是可忍孰不可忍不打掉這支韃子隊伍,將來韃子的膽子會更大遼東的軍民是永無寧日。

另外一層原因是自己沒有倒向魏忠賢一方,閹黨一直對自己虎視眈眈隨時準備發難攻擊,如果自己在損失一半人馬的情況下退回山海關或其他地方,相信魏忠賢一定不會放過自己,就算自己身為帝師一個撤職罷官是免不了的。

孫承宗這次吃了大虧一下子牛脾氣上來了,自己準備作為魚餌拖住正藍旗阿布泰、巴篤禮,隻要錦州、寧遠派出援兵消滅或打敗這六千韃子軍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情況危急自己可以退入附近的大福堡、大興堡,那時候山海關大軍一到明軍內線作戰,隻要後金不是傾國之力來攻,遼東明軍打個勝仗是沒有多大的問題的。

孫承宗對茅元儀、滿桂說:“你們不要勸老夫了,本座決心在弘螺山等待遼東各路援軍會殲後金三貝勒莽古爾泰的餘孽阿布泰、巴篤禮二部。”

讚畫茅元儀說:“各路援軍最快也要明天才能趕到,如果韃子有後招天黑之前就會顯露出來,以我們現在的兵力恐怕難以對抗建虜的新生力量。”

孫承宗:“大福堡、大興堡就在眼前,錦州、寧遠也離此不遠,得到消息天黑之前寧遠的人馬肯定能到,隻要堅持到明天山海關大軍和廣寧各衛來援我們就勝利了。”

讚畫茅元儀說道:“大人,我們這次是去責問錦州袁參政,現在寧錦一家,大人防人之心不可無啊。”

孫承宗默然半響才說:“朝廷閹黨把持本座還能退嗎,我意已決你等不必再說了。”

茅元儀、滿桂自然明白孫大人是的意思,現在閹黨瞪大了眼睛找孫承宗的毛病,如果孫、承宗以損失兩千兵馬的代價退回山海關,魏忠賢是絕不會放過孫承宗大人的,可是袁崇煥、祖大壽跟大人正心生芥蒂,他們要是存點私心大人和這三千官兵就非常危險了。

滿桂說道:“前屯附近的薛破虜還沒有知會,大人應該命他前來支援,這次遇伏說起來還是因為他的原因才引起的。”

孫承宗淡淡地說:“本座為朝廷辦事,並非是示恩與薛破虜,他兵微將寡孤軍來了於大局無補,想來山海關方麵自然會通知於他,我們就不必畫蛇添足了。”不過孫承宗在內心裏還是想看看自己中意的這員虎將的忠誠和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