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人稱北嶽,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嶽、紫嶽、大茂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曾名常山、恒宗、元嶽、紫嶽。位於渾源縣城南,是塞外高原通向北直隸的咽喉要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今天一支從南方北上的商隊來到了這裏,他們是準備東進宣府陽原去張家口,幾個領頭的商人一邊行走,一邊指點著恒山美麗的山水風景。
這支商隊非常龐大是由五個商團組成的,兩個張家口、兩個來自江南、一個是遼東關外大金主,他們持有明朝南京、宣大總督、大同代王府的通關文告一路上跨州過府如踏平地,進入了大同府渾源州地界,領頭的商人是遼東關外的林大金主,這批貨明麵上是遼東幾大明軍世家預定,其實是運往建虜沈陽的物資。
林大金主的真名叫寧完我,是歸附努爾哈赤的家奴,因為識文斷字頗得努爾哈赤賞識,這次由於大同薛雲斷了建州女真的經濟命脈,寧完我是臨危受命帶著努爾哈赤的信任親自前往明國江南采購大金急需的各種軍民物資,大汗努爾哈赤動用了大批在明國沒有啟動的關係網來幫助這次物資運輸的成功。
寧完我的心情很好,前麵幾次小規模的試探沒有發現問題,大汗努爾哈赤已經決定遷都沈陽,這入冬的最後一次偷運機會了,等回到建州那時汗王開國自己功勞不小,隨自己一起運貨的都是投靠大金的張家口王、範二家的關係,也是大金國的好朋友,包括江南那兩家其實貨物最後還是倒騰給我們大金了,現在隻是幫助護送而已。
寧完我非常仇恨薛雲,他恨他跟自己的主子作對,於是通過關係拉上了代王府這條線,一文錢也不想交給大同府用來打大金國,寧完我一直在觀察恒山地貌為將來女真進攻此地了解一些地理情況。
宣府靳家的二掌櫃和翟三爺過來湊趣,靳二掌櫃:“林大金主文武全才若是肯走功名路線一定是狀元無疑了。”
寧完我談談一笑:“本人隻是鍾情山水而已,商家子弟做官反而落入下剩了。”
翟三爺:“林金主高明,隻是花了些小錢就搞定了王府管家,讓大同府絲毫稅錢也收不到,嘿嘿,餓死大同城裏這批王八蛋。”
寧完我:“翟三爺、靳二掌櫃再往前走就是亂嶺關了,大同府這段路我一直提心吊膽的,進入宣府地界我們就放心了。”
江南的楊三公子、李二少爺在不遠處趕了上來,楊三公子:“林金主山後大量的馬蹄聲,會不會是土匪來了。”
寧完我側耳細聽果然傳來由遠而近的隆隆馬蹄聲恰是千軍萬馬一般,頓時臉色大變急忙找來護衛隊的隊長佟五,佟五立刻命令徹底收縮結車陣,八百輛大車四千多人亂作一團,在五大商家武裝衛隊首領的強行彈壓下,近二千商隊武裝人員在佟五的指揮下準備迎戰來敵。
當戰馬的洪流漫過恒山山底的土丘時,呈現在寧完我、佟五、翟三爺、靳二掌櫃、楊三公子、李二少爺和這個商隊的是無邊無際的蒙古馬隊,佟五手裏的五百遼東鏢馬隊(韃子漢軍騎兵)也開始動搖了作戰的信心,幾十倍的人員差距不是勇氣可以彌補的,再說這是一支有便宜就占,沒便宜就跑的漢奸韃子而已。
最先逃跑的是楊三公子、李二少爺,他兩人現在腸子都悔青了,貨物都賣給林金主卻貪圖蠅頭小利跟了過來,搞不好小命不保,於是帶著自己的車夫護衛們一股腦跑上恒山去了。
楊三公子、李二少爺的人一跑,翟三爺、靳二掌櫃的人對付一下馬匪,強盜還可以,蒙古鐵騎還是算了吧,不死也會被抓去做奴才,於是大家紛紛向恒山四麵尋找躲藏的地方,佟五的五百遼東鏢馬隊一人放出了三支箭,隊伍就被蒙古鐵騎淹沒了,他們不能逃跑因為在遼東還有自己的父母妻兒兄弟家族,隻有用自己的血來換取他們的生命保障。
寧完我一直在拚命的大叫大喊:“這是大金國的財物,是汗王努爾哈赤的。”
可是沒有人聽他的,也許大家沒有聽到,也許根本就不在意努爾哈赤,寧完我覺得自己在天地間是那麼的渺小,是那麼的絕望,他希望蒙古人殺死他那樣他就可以解脫了,可是蒙古人好像連殺他的興趣都沒有,一個個從他身邊衝了過去。
寧完我哭了,不知道他是在哭汗王努爾哈赤的財物丟了,還是在為自己以後的命運而哭,多年以後一直沒有發現這個人,有人說他隱居起來了,有人說他被蒙古的戰馬踏成了肉泥,不過說得最多是寧完我從恒山山崖上跳崖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