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射虜(2 / 2)

隨著不斷向東北方向移動大同明軍的主場優勢在不斷的削弱,而建州韃子的危險在不斷的降低,不過這一切都在薛雲的算度之中,通過這十幾裏的行走大同明軍最後一支由大同衛指揮使帶領隊伍趕到了。

就在阿巴泰暗自慶幸自己的隊伍很快就要脫離危險地界時,薛雲帶著小隊侍衛快馬突前至半裏大約四百多步的地方穩住,薛雲從馬鞍上摘下了神臂鐵胎弓,陸要金把一壺裝箭的獸皮箭壺遞在薛雲手邊,薛雲知道不把韃子的銳氣消磨幹淨,同韃子作戰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如果韃子軍潰敗大明軍隊隨後掩殺,就會以極少的代價換取更大的勝利。

薛雲拉開了家傳的寶弓神臂鐵胎弓,“嗖”“嗖”“嗖”連珠三箭射出,韃子們雖然有所提防,但是薛雲的箭勝在力大箭沉,無堅不摧,一個韃子的牛錄連著頭盔箭從左耳進右耳冒出,如果不是頭盔泄了不少力鐵箭一定會貫穿而出。,

第二個韃子也是沒有提防箭從他後背心一穿而過,餘勢未衰射進前麵一個韃子的腮幫子,雖然沒有收割他的性命,臉頰上貫穿著一支鐵箭,兩邊腮幫子各開一個洞,這往後的一段日子有他難受的。

這第三個韃子死得就很冤枉了,他平時機敏這回也看準了來箭,不過他的處理很一般化,隻是舉起盾牌擋住射來的箭就萬事大吉了,一般情況是沒有問題的,不過任何事情都有例外,很幸運這個韃子遇上了,玄鐵箭劈開了堅實的盾牌,餘勢未盡的依然插入了他的心髒,韃子老兄非常的迷茫,在神智消失之前他還在歎氣,自己猜對了開始,沒有猜對結尾,如果老天再給自己一次機會,相信自己一定不會再裝大蝦,站在那裏挨飛刀了。

韃子軍後隊一下子亂了起來,兩個射程的距離居然不安全了,大家開始拚命的向前擠去,開始還保持完好的隊形一下子就擠成一團,薛雲逮著這個機會頻頻放箭,由於韃子對薛雲的鐵箭沒有能有效的抵抗手段,加上人員密集程度很大,薛雲的箭產生了高效率,常常一箭射去穿倆穿三,沒一會四五十個韃子就死在薛雲的箭下。

阿巴泰努力擠到後隊連砍幾名亂兵才穩住了陣腳,阿巴泰很想反擊一次打垮這支明軍,但是理智告訴他這個成功的可能性真的很小,隻好強令手下穩住陣腳慢慢後退。

自古就有天生牛犢不怕虎一說,這話有的時候真是很有道理,這不有人跳出來了,一個小將主動向阿巴泰請戰想給薛雲他們一個反衝鋒,阿巴泰想了一下沒有同意讓他再等等看,這個小將的名字就叫李率泰,隻有十六歲,原為明朝撫順遊擊明朝邊將第一位降後金者,投降努爾哈赤,授三等副將,娶阿巴泰之女為妻的降將李永芳次子。

薛六見有便宜也上前助射,薛六的寶雕弓最多能射三百多步,隻要把握好機會向堆堆裏射,那也是泡菜缸子裏抓魚十拿九穩的,不過薛六用的是一般羽箭韃子們還可以抵擋一些危害相對小不少,最可怕才是薛雲的鐵箭擋者必死,人人往而怯步。

李率泰有在他自己的便宜老外公身邊嘀咕煩人,阿巴泰想你他媽的又不是我女兒親生的,都死球了最好,自己的外孫就幹淨了,你不是想立功嗎,佬爺就讓你立個夠,最好以後都不要來煩我。

於是阿巴泰滿臉堆笑地對李率泰說:“小孫兒,看你實在是立功心切,不如你領兵攔住明軍,我帶人去前方埋伏,你隻需要堅守小半個時辰就退下來,到時我伏兵四起大破明軍,在大汗麵前我表你首功如何。”

李率泰兩眼直冒星星,嘿嘿,打明軍建州的人誰不知道,就是一群麵瓜嘛,自己拿著刀隨便怎麼宰就是了,這支明軍是強些,可以引他在平原用馬隊一衝嘛。功名利祿不就撲麵而來嗎,當下對阿巴泰是千恩萬謝感激涕零,拍著胸口向阿巴泰表示一定完成任務,請便宜老外公大大地放寬心好了。

阿巴泰滿意的領著兩千多點滿洲純種韃子跑了,留下了李率泰這個傻帽頭領帶著一幫漢奸韃子和後來才搞明白身份冒充韃子的蒙古人,大約四百人守這片草地較窄的口子上,兩邊是些沼澤地人馬通行有一定的難度。

李率泰第一次出門就領了四百韃子作戰,要知道一個牛錄才三百人而已,李率泰一時間躊躇滿誌真是腦門亮亮,頭發光光,手裏拿著刀不斷的來回走動,鼓動那些手下阻擊明軍,然後把明軍引入埋伏圈就是大功一件。

可是他的手下們看見一個白癡在自己麵前上蹦下竄,大多數二手韃子都明白自己被拋棄了,一個個耷拉著腦袋不知道是我自己還是為李率泰這個白癡在默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