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太子令,當下淩天興抬起頭來,看向太子。卻見太子高居那三丈見方的鑾駕中央,那裏有把桃木金椅。左手邊,有一名白發的佝僂老宦官。四周站著八名侍衛,分別每個方向都是兩名。
太子見得這淩天興約莫隻有二十出頭,心下也是喜歡,起了把他收為自己的心腹的念頭。當下道:“淩將軍剛剛可是給朝廷大大了長了回臉啊,來人啊,賜座!”當下自由小宦官竄了出來,端出一張小圓凳,放在淩天興身後。淩天興一邊謙遜的說這都是太子洪福,太尉指揮有方,一邊坐了下去。但是卻隻敢坐那一小塊,正襟危坐,目不斜視,等候太子詢問。
看的這淩天興舉止得體,寵辱不驚,太子更是歡喜,道:“淩將軍如今官居何職啊!”
淩天興卻待站起來,太子抬手示意,讓他不用拘禮,當下隻好道:“末將如今忝為東海大營龍驤將軍,卻是隻有爵位,沒有正式的職位!”
“哦!”太子輕咦一聲,道:“這東海大營主將徐青山卻也是奇怪,恁好的一員虎將,怎得投閑置散!”徐青山卻是東海大營主將徐集,號青山居士,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儒將,一般熟悉的人都喜歡叫他徐青山。
“回太子話!”淩天興道:“我東海大營人才濟濟,徐大將軍又是當世少有的名將,我這等微末本事,卻也隻能做那小將了!”
太子點了點了頭,道:“雖則東海大營不缺虎將,可是我這身邊卻還缺少將軍這樣的勇將,我等等就跟徐青山說一聲,讓他把你給我吧!你可願意?”
聽得太子此言,淩天興大喜,當下按捺住自己的情緒,道:“末將聽從太子安排,徐大將軍調度!”
太子微微頷首,對那老宦官耳語幾句。那老宦官點了點頭,走到鑾駕邊,對著鑾輿邊的一名小宦官吩咐了兩句,又緩步返回了太子身邊。太子心下大喜,道:“淩將軍,我卻去找人喚徐青山前來了!現下我們先看崔山的表演,稍後再談!”
當下淩天興又是一聲遵太子諭令,就坐在下麵的小凳上,陪著太子一起眺望那場中的比鬥。肖遙見得太子與這淩天興半文不白的交談的時候,就不覺撇了撇嘴,自顧自的神遊去了。
不片刻,隻見中原將士又是歡聲雷動,原來崔山以中宣奎一斧背的代價,反手一斧,把宣奎連人帶馬,劈成兩半!一時間,中原大軍這邊連勝三場,士氣如虹。而反觀溪州守軍這邊,卻都是麵色如土,士氣低沉。易楓見了,就待拍馬出陣。彭山眼疾手快,一下子拉住易楓的馬韁,道:“易兄弟卻是想幹嘛?”
“如今我軍連戰連敗,士氣低迷!如果再不想辦法,恐怕會軍心動搖啊!我自幼在巫神殿習武,不說有多強,但是對付這些莊稼把式,也是夠了,請彭小王爺允我出戰!”易楓義憤填膺的說道。
彭山搖了搖了頭,道:“其實你應該早就知道,這溪州城守不住。我們與中原人都在拖延時間。他們是為了等紅衣大炮,好減少攻城損失!我們是為了等九宮靈蠱大陣開啟,好從容撤兵!所以他要鬥將我才跟他鬥!”
“那既然是鬥將,我卻也可以上場啊!”易楓疑惑的問道。
彭山鬆開易楓的韁繩,注視著場上那幾具蠻將的死屍,道:“其實,我派他們上場之前,跟他們說過,讓他們能不勝,就不勝,哪怕把命扔在那兒!”說完,雙拳緊握,虎目含淚。
聽得此言,易楓滿臉不解,環視左右眾將,發現每一個將領都如同早知道一般,豪邁的對他咧嘴一笑,當下問彭山,道:“這卻是為何?”
“中原人最好麵子!”彭山緩緩道,“這次改土歸流,引發大戰,其實也是為了他中原朝廷正朔的麵子。這次鬥將,我不勝則已。若是勝了,太過打擊了這幫驕兵悍將,他們就會叫囂著要全力攻城,不等紅衣大炮,直接拿人命來填我這溪州城!若我們鬥將失敗,他們就會覺得我西南蠻夷,不過如此,這樣,他們就會耐心等待紅衣大炮!”
聽得彭山此言,再看著場上那幾具屍體,又回身看了一眾溪州守將,易楓突然覺得心裏一陣憋屈。原來不是打得贏才上的,而隻是為了拿自己的命,換取中原大軍的自傲,換取開啟九宮靈蠱大陣的時間,換取那十來萬溪州百姓撤退的時間。一時間,不管是那場上戰死的蠻將,便是身邊的一眾蠻將,在易楓心裏也如同那山嶽般高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