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營的水師可以用來封鎖溪州水運,步軍則也比較熟悉山區作戰,但是姚辛還是決定要親自檢驗一下,以免出現太大的紕漏。
這一次太尉府參讚的名額,可是家族裏麵好不容易爭取到的,雖然姚辛對於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但是兵凶戰危,曾經去過邊疆短期戍邊的姚辛還是知道這其中所蘊含的種種危險的。
內陸不同於邊疆,苗疆四省雖然一直都是土司自治,但是每年也還是向朝廷繳納一定的賦稅和貢品,而且各種製度也與內地比較接近,近百年來幾乎沒有大的戰事,這裏附近的幾個大營也就跟著鬆懈了起來。
現在隨著朝廷改土歸流的決心已定,那麼戰事也就不可避免。這些年來,朝廷在西北的戰事不斷,因此軍費開銷不斷增大,這也是朝廷決定在苗疆推行改土歸流的根本原因。
隻是西南雖然承平已久,但是一旦戰事爆發,這裏就會變得和西北一樣。
姚辛看著校場下麵的江南大營士兵們,不禁覺得自己此行意義重大。
但是在瑞安的心裏,卻有另一番打算,這一次朝廷居然在萬壽節之前,就臨時設立南京太尉府,這明顯是告訴大家,戰事即將開始,也是警告苗疆大小土司,不要對抗朝廷的改土歸流。
隻是深諳官場為官之道的瑞安,覺得這個做法並不高明,雖然朝廷統一了四省的兵權,但是如此大的權力,又成為了朝中各個派係爭奪的焦點。
雖然自己根本坐不上那太尉之職,但是組建了太尉府,就相當於組建了前線的元帥府,因此按照自己的官階,至少在軍中也是一個將軍。
自己平時雖然有江南大營的管理權,但是卻沒有調動營兵的權力,江南大營的人事任命權也不在自己手裏,但是如果一旦自己出任了掌握實際兵權的將軍,那就大大不同了,朝廷中除了邊軍,其他軍隊的將軍職位都是戰時才會授予,自己不但積累了戰功,更是可能借以封爵。
最為關鍵的就是自己可以掌控這隻軍隊的實際控製權,不論是培植自己的勢力,還是在官職上再進一步,都是絕佳的機會。
關於各個帶兵將軍的任命並沒有下來,因此瑞安看著壯誌誠誠的姚辛不禁有些眼紅。
人家明顯是將門虎子,自己可比不上,因此無論姚辛提出什麼要求,瑞安都竭力配合,即使他一來就提出要檢閱江南大營,瑞安也是一口答應。
這裏閱兵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開來,因此當彭山正向肖遙問起如何應對江南江北兩個大營的時候,一個侍衛帶著一份最新的情報就闖了進來。
這侍衛明顯屬於彭山的親信,因此才如此準確的知道彭山的行蹤,當彭山看了其送來的那一則簡單的訊息後,就立刻遞給了肖遙過目。
大湖閱兵的消息相信肖遙很快也可以從邸報看到,隻是土司府的情報網反應明顯更快一些。
肖遙看著眼前這份情報,立即就明白了其中隱含的意義,這明顯是朝廷準備動手的前兆。
南京太尉府,明顯就是針對苗疆而設立的,而姚辛在湖州閱兵,也是為了在大戰前摸清家底,肖遙將紙條遞回給彭山,開口說道:“這一次朝廷看來已經下了決心,一旦南京太尉正式人選一定,也就是大戰開始的時候,留給溪州的時間恐怕不會超過一個月。”
彭山點了點頭,“姚辛檢查完江南大營,就會檢查江北大營,而周圍各省的府兵也會很快集結,看來溪州的平靜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我倒不是這麼看,朝廷沒有直接委派欽差作為統兵的元帥,而是組建了南京太尉府,這本身就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朝廷內部對於苗疆這一場仗的規模還沒有最終得到一致的意見。”肖遙笑著看向彭山。
“你是覺得朝廷是在試探苗疆各大土司?”彭山立刻問道。
“當然了,不然朝廷直接派一個欽差出任元帥,進兵苗疆不就得了嗎。之所以沒有這麼做,就是試探苗疆四大土司的軍事反應和戰爭決心。這個時候最怕的就是苗疆的分裂,一旦苗疆內部分裂,那才是真的滅頂之災。”肖遙毫不避諱的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不論什麼江南大營,還是江北大營,他們可以封鎖溪州,卻不能直接控製苗疆,但是一旦苗疆內部分裂,那就不同了,朝廷就可以拉攏一部分苗疆勢力,溪州自然也就更加危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