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明顯的感覺周圍這些衛兵的懶散,大部分人完全不將這大典當回事,都不情願的執行著指揮軍官的命令,七手八腳的布置著會場。
當前布置的會場是苗王專門用來招待提前趕到的嘉賓,在大典開始前的一兩個時辰會用到。但是按照往年的慣例,提前到場的嘉賓多半不會用到這些桌椅。
因此大部分侍衛都覺得現在的工作實在是可有可無,基本沒有意義。
肖遙卻十分滿意這一點,至少降低了自己三人暴露的風險。而在指揮官的不斷催促下,大殿前麵終於布置好了一個簡單的小會場,剩下來就是侍女們的工作了。肖遙等人則被命令原地轉作儀仗兵,分成兩隊站在左右兩側待命。
肖遙三人選擇站在左側後排。不過出奇的是這一次並沒有人偷懶想要站到後排,細問之下才得知,原來在禮賓工作結束後,會有賞錢,而且第一排比第二排多了一倍,因此肖遙三人主動讓到後麵倒是得到了另外三人的衷心感謝。
接下來就是漫長的等待,幸好是在這鳳凰山,雖然是夏季,卻並不算太過炎熱,而這一次也並沒有讓大家等待太久,剛剛過了辰時,遠遠的就看到有一隊人走入了苗王行宮。
遠遠的望著一行人,足足有近百人之多,中間搭著兩個四人抬的竹攆,上麵分別坐著兩人。
肖遙本能的抬頭仔細向兩人看去,但卻遠遠的便感覺到一股磅礴的劍氣,不斷外散開來。
肖遙立刻將頭低下,並悄悄囑咐大小姐和胡依依兩女,千萬不要去看那兩人。
這磅礴的劍氣肖遙十分熟悉,這是十二重樓劍氣修煉至極致,劍氣外溢,即將大成的標誌。
而另外一方麵,也表示這人距離化境也僅有半步之遙了。此人在劍術方麵的造詣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所謂出神入化,則是進入化境的特有稱謂。
出神,便是指元神外溢,飄離體內;入化,即指元神成功聚集元精和元氣,三花聚頂,進入化境。
而之前肖遙雖然作弊似的進入化境,但卻並未真的出神入化,而是繞過了出神這一環節,更沒有完成三花聚頂。因此誕生的元神才不健全,而且通過肖遙的那一種方式進入化境,並不能實現三元歸一,因此以後的境界將很難再有進步。
此時肖遙感受著這熟悉的重樓劍氣,心底已經判斷出此人的身份。此人必是五柳派的高手,且修為遠遠高於鬼仆,甚至在那鍾仇之上。
此人的境界已經無限接近傳說中的化境,自己任何一點異常都可能被此人感知到。
最為關鍵的卻並非這些,而是肖遙也曾修煉過這十二重樓劍氣。
肖遙之前曾使出六脈合璧劍氣,而眼前這人的劍氣明顯已經進入最後階段,將最後的奇經八脈融入劍氣循環壓縮的過程,從而演變為最後的“奔雷九劍”。
每次融入一條奇經,就是誕生一股奔雷劍氣,最後八劍合而為一,便是道家中著名的奔雷九劍,而眼前這人明顯已經達到如此境界。
此人劍氣外溢,正是因為體內劍氣過於強大,而不自覺外溢。隻有進入化境,三元歸一後,才能使用元神約束住體內的劍氣,達到真正的返璞歸真之境。
肖遙十分清楚眼前這人的厲害,而另外一座竹攆上卻是坐著那康欽差。
想來應該是此人救活了這姓康的。
還是小瞧了天下英雄呀!
肖遙心底輕歎一聲,從這外溢的劍氣來看,此人比起自己真氣和靈氣最為強大時還要強上數倍,而且劍氣極為的精純,令肖遙不禁想起那董化一。
也許董化一和此人是同一個境界吧。
竹攆在大殿前停了下來,姓康的身體似乎並未完全康複,需要旁邊的隨從上前攙扶。
另外一人則是一個看起來隻有四五十歲年紀的白衣道士,鶴發童顏,精神矍鑠,一副仙風道骨模樣,雙眸深邃,令人不敢與之直視。
肖遙曾感受過元神的妙用,所以此刻並不敢抬頭去看道士,否則極有可能被對方注意到。
姓康的對白衣道士十分的客氣,與此人並排而行,並未倨傲托大,與之前對待其他人時,判若兩人。
而苗王似是早已得到消息,此刻已經來到大殿門前相迎。見到康欽差和白衣道士下了竹攆,立刻搶步向前來到二人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