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按照苗王的安排,在中秋當晚舉辦祭祀大殿,也就是肖遙剛剛回來後的第二天,但是由於康欽差突然重病,昏迷不醒,祭祀大典被推延了十天,而此時又傳出消息稱,康欽差病情已經恢複,因此將在三天後舉行祭祀大典。
而且是在鳳凰上和鳳凰城兩地同時舉行。
聽了易楓的介紹後,才知道了這祭祀大典的規模之大。這祭祀大典由於在鳳凰山和鳳凰城同步舉行,因此又稱為鳳凰大典。這鳳凰大典和巫鬼大會上的祭祀儀式卻有所不同。
與其說是一個祭祀典禮倒不如說是商業貿易大會。
原本在這之前的品茶大會就是這祭祀大典的預熱,而此時苗疆內陸的主要部落,都會派人來參加祭祀大典。
而祭祀儀式就在鳳凰山,由巫神殿和四大土司的代表共同舉行。
後續的商貿大會,則是在鳳凰城舉行,主要是規劃今後一年苗疆各大城鎮和寨子之間的貿易往來。
諸如茶馬古道馬幫的預定,中原糧食的預定,苗疆茶葉和中草藥的轉賣,各種鹽,鐵必需品的購進。
由於苗疆內陸大多是山區丘陵,因此很多地方交通閉塞,就需要事先規劃好今年大概的各類商品進出,以吸引遠道而來的各中原商家前來交易。
苗疆四大土司,隻有彭氏土司的領地交通便利,其餘三個土司領地的很多寨子都會派人前來參加。
苗疆雖然名義上有四大土司,但是下麵的山寨卻是各自為政,四大土司隻是表麵上鬆散的聯盟,名存實亡。苗王更是成了各苗族主要寨子的人輪流坐莊。不知是可悲還是可笑。
而西部的瑤族盤氏由於和高藏地域經過茶馬古道不斷交易往來,且領地有限,倒是形成了由盤氏王族牽頭的統一瑤區商會,但是參加祭祀大典也是盤氏一年中最為重要的事情。
南部的侗族侗氏,則類似苗族區域,寨子居住分散,且都在山區之中,雖然也有一條從東南通往漢人地區的茶馬古道,但是由於過於曲折,因此往來的商隊並不是很多,所以這個祭祀大典就成了整個苗疆最主要的商品交易機會。
最好的則是彭氏土司,彭氏坐擁大江,交通便利。苗疆通往中原地域的主要貨物運輸都要通過溪州,而且從中原購入的糧食七成以上都要從溪州進入苗疆。也正因為如此,祭祀大典同樣是溪州商人最為重視的活動。
祭祀大典最主要的環節便是這商貿會,所以每年舉辦大殿的時間上總會有所變動。大概都會選在中秋節前後,但卻需要考慮具體的天氣條件和商家到達的數量,因此延期舉辦也是常有的事情。
如此一來,反倒使得很多早早抵達鳳凰城的商旅之間多了相互接觸,互通有無的時間,倒也沒人反對。
肖遙雖然對於這祭祀大典沒有什麼興趣,原本卻是打算利用這個機會找到合適的中原商隊,混在其中,離開苗疆。
但是現在又聽到祭祀大典提前舉行的消息,肖遙不禁在心底細細思索,如此就要先解決掉幾個隱患了。
肖遙並不想直接摻合到此時苗疆的混亂局勢中,但無論是巫衣派、苗王,還是西川鍾家、中原五柳派,一個個都是極其難對付的勢力,而如果不能以雷霆手段解決掉這些麻煩,那麼回到中原後等待自己的將會是無窮無盡的煩惱。
肖遙這邊計劃著撤離苗疆的方案,此時的巫神殿地宮內卻正開展著一場不同尋常的會麵。
在地宮大殿內側,燈火通明,以苗王為首的四大土司代表都現身於此,然而卻不見彭山的身影,代表彭氏土司出麵的是一位白袍老者,而盤力和巫安則站在苗王一左一右兩側。
大殿深處,共有九根並排而立的石柱,每個石柱下站著一位黑袍巫師。中央的柱子下麵則站著身著白袍的首殿巫神。
苗王盯著對麵的首殿巫神,負手而立,緩緩道,“易天巫神,今年的祭祀大典我們今日便要定下全部流程,不知道巫神殿方麵由哪一殿巫神主祭?”
首殿巫神易天望著苗王等人,滄桑的聲音傳出,“巫神九殿,每次會派出一位巫神主持鳳凰大典的祭祀,今年則該由第四殿巫神白琮負責主祭。按照慣例,每一殿都會派出巫神或者候補巫神參與祭祀大典。”
聞言,苗王與身旁其他三位土司代表互望一眼,然後再次問道,“那麼之前巫鬼大會的預言結果,不知巫神殿是否已經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