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融靈(2 / 3)

而這靈蠱陣和巫衣大法都是這靈蠱術的一部分,想來巫衣派已經沒有可以讀出玉簡的半步化境高手了,因此才會記錄在紙上。

肖遙仔細查看著玉簡和三本書,而小猴子則在一旁不停地將搜來的各種丹藥和其他奇怪東西不停塞入嘴裏。

而當肖遙通讀玉簡後才發覺這根本不是什麼飼養蠱蟲的方法,而同樣是一種修煉靈氣的法則!

這法則類似於逍遙遊,但是又從根本上不同。因為這法則是以本命蠱蟲為媒介,來聚集靈氣,修煉自身元精,元氣和元神。

從中,肖遙終於明白了苗疆各類修煉體係的由來。不論鬼道還是巫蠱,這都巫王神術的一部分,而完整版的巫王神術就記錄在巫典和巫頌之中。

相傳,蚩尤大神通過觀察萬物生靈的一舉一動衍百靈真解,觀察蟲鳥魚獸的繁衍,化千蠱真解,觀察周天星辰變化,創萬相真解。

最後蚩尤又將百靈真解,千蠱真解和萬相真解融為一體,形成巫王傳承的巫頌。

隻是,自蚩尤之後的巫王卻從再也沒有任何一代將三部分全部練成。即再沒有巫王練成巫頌。

之後經曆代巫王和大巫神的發展,又將巫頌擴展成了巫典。

準確的說,巫典一方麵是巫頌的詳解,而主要方麵則是巫頌的發展。隻探索了在其中一種真解下修煉到化境的方法,最後逐漸形成了整個巫族統一的修煉體係:太一錄。

太一錄,則是專門用來培養大巫神、巫王和巫族高手的修煉體係。

三部真解都已經發展成了可以修煉到化境的獨立的三種途徑。而進入化境之後,三者則又合為一體,也就是完整的巫頌或者巫典。

在太一錄修理體係內,百靈真解側重元氣,千蠱真解側重元精,萬相真解側重元神,本來是相輔相成的三個部分,但是隨著第七代大巫神和末代巫王的死去,太一錄中百靈真解的隻有一部分作為苗武流傳下來,散落在苗疆各個寨子。

千蠱真解倒是大部分都流傳下來,分為靈蠱術,巫蠱術和血蠱術三個分支,成了巫神殿的主要傳承巫術。

萬相真解也有大半部分流傳下來,發展為鬼道。主要被當年和大巫神齊名的蚩尤巫王側衛統領鬼候的後裔和同一時期的其他巫王侍衛後裔所掌握,發展成為現在西川鍾家,苗疆的伍家和魏家。

但是融合三部分為一體的巫頌總綱卻失傳。

又經千年洗禮傳承,百靈真解流傳下來的部分,漸漸發展成了苗疆地區的基本武術,苗武。

而千蠱真解的靈蠱術和巫蠱術紛紛失傳,反倒是在巫祖的研究和推廣下,血蠱術不斷發展,形成了現在苗疆的主要蠱術的血煉之法。

萬相真解隻有一部分流傳到鬼道三家內,因此這三家也紛紛學習血蠱術。

使得不論巫神殿,還是巫衣派、毒龍教以及魏家或者伍家都將血蠱術作為主要的發展方向。

而玉簡中關於靈蠱術的記載顯然也不完整,想來這也就是靈蠱術被束之高閣的原因了。

現在巫典和巫頌都融入到了肖遙體內,就相當於肖遙已經擁有了太一錄修煉體係。隻是現在還無法窺探其中奧秘罷了。

同時,肖遙也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後來的巫王和大巫神都沒能練成全部巫頌的原因,則是修煉法則實在太過艱難。

即使按照太一錄的方式,隻修煉其中一門,想進入化境也是難上加難,這也是即使巫頌和巫典紛紛丟失,而這些人卻沒有四處尋找的原因。

本來就練不成,找到後也沒什麼用,沒用的東西又有誰會上心去找呢。

比如這玉簡,就需要進入半步化境後產生元神雛形擁有了靈力才能閱讀,這個起點要求著實過於苛刻了。

反倒是巫祖另辟蹊徑,利用蠱蟲的培養,借助蠱蟲進入化境,幾乎是打開了一條進入化境的捷徑。雖然極品蠱蟲培養也是千難萬難,但比起另外的修煉法則仍是容易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