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當中當以禮部尚書趙汝愚和翰林院大學士張載等人表情最為豐富,這幾個人呼天搶地老淚樅橫,似乎世界末日到來一般。
張載呼道:“天道囜淪啊!如此作為愧對祖宗,皇室尊嚴何在?祖宗成法何在?”
趙汝愚道:“陛下為了一個蠻夷女子定要做這大逆不道駭人聽聞之事?將來你如何去見太祖皇帝陛下以及列祖列宗啊?”
趙奢被激怒了:“趙汝愚!不要以為你是趙氏宗親就可以說這種話,什麼叫大逆不道?你才大逆不道!朕之所以有如此改革無非是為了我大宋帝國的長治久安,為了千千萬萬的大宋子民百姓的安康幸福,你扯什麼蠻夷女子?”
此時一人越眾而出,上前一步大聲說道:“陛下甘願放棄過多的皇權本不為過,但將朝廷製度曆代傳承的禮數全部費去,從此君將不君;臣將不臣,三綱五常全都成了空談,此等綱常倶費之事難道還不算大逆不道嗎?”
蕭明一看,此人三縷長髯麵貌清俊,長身玉立很有一番氣質,正是禮部侍郎煥章閣侍製朱熹!這個被後世尊稱為聖人的朱夫子,相貌上的確長得不錯!
朱熹繼續說道:“自古以來國家的長治久安,百姓的安康幸福取決於為君者克己勤勉,做臣子的忠於職守,陛下的所作所為好聽些是為國為民,難聽的話難道不是為了自己一己之私,不負責任的舉動嗎?我等久受聖人教化,天下大道是為理字,國家君臣父子等三綱五常乃是天道之理,是支撐萬民教化的行為準則,聖人道……!”
他的話沒講完,突然蕭明打斷他道:“夠了!朱大人”
朱熹愕然的看著蕭明,蕭明漫步走了上來,他的出場頓時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很多不發表意見的大臣們全在要看蕭明的態度,很多人其實也都清楚,今天孝宗趙奢搞出來的這出,十之八九就是蕭明所為,但這裏麵的情況有的人理解,有的人不理解罷了。
蕭明本不想這麼快就站出來,啊還想好好再聽聽眾人的意見,再看看眾人演的好戲,但朱熹一旦出場,這件事就不能再按部就搬了,他必須要將朱熹壓下去,否則以朱熹的口才和理學思想的蠱惑性,很容易帶動一大幫大臣反對立憲之事的。
“按照朱大人的說法,你這樣指責皇帝陛下也算大逆不道了!”蕭明盡量麵帶著笑容將此話說出來,朱熹頓時有點摸不準蕭明的用意所在了,他張嘴想要辯解一下,但蕭明舉手示意他等一下,因為現在是不是他的表演時間了。
蕭明朗聲說道:“諸位!曆朝曆代以來我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靠的是什麼,從漢武帝以後我想大家肯定知道那就是孔夫子所傳下的儒家思想,我想說的是,你們很多人從很小的時候讀書讀的就是孔孟知道的書籍和典章,那麼應該知道,儒家之學的核心是什麼吧?”
底下眾人全都不做聲,很多人知道蕭明本身並不是士子出身,而且文化有限,如今在這裏大談儒學,自然是班門弄斧,大家看看他的笑話也不錯!
誰知道蕭明轉而開始給大家講起了故事:“北魏之時有天竺高僧達摩祖師東來,中國僧人慧可為求大道,在達摩麵前自斷一臂,哀求達摩祖師教他如何安他自己的心!達摩說:你試拿心來,我當為你安。”蕭明試圖講故事講的透徹一點,基本上就用白話來說的。
“佛教禪宗是大智慧,他教人如何自我救贖!自古以來安心之說就是眾多尋求大道之人一直就在追尋的問題,佛教禪宗教導人,此心就在那裏你還要找心,那是有心還是沒心?神佛之間有心也沒心,心中有佛你就是佛,心中沒神,世上也就無神!這是個謬論也算個騙局!”
蕭明的故事還算吸引人,趙奢聽的津津有味,眾臣也都不吭聲,想聽蕭明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隻聽蕭明繼續講故事。
“宗教的道理是讓我們的心向外的,他們不可信,但張載老大人還有朱熹朱大人你們所尊崇德二程學說卻是這樣要求的,那就是讓我們把心還是安在它本來的位置上吧,那就是自己的腔子之中,這叫回歸本心!”他看了看張載和朱熹問道:“我這種說法可對?”
朱熹道:“應該可以是這麼說的”
“本心自人就是人心的本欲,心這東西是否願意呆在自己的原來的地方哪?顯然不是的,他總是在動,朱大人可能認為這就是欲望在作祟了,天之理為大道,是善,人欲是惡!應該抑製,一個人必須努力減少自己的欲望,減少越多,越接近聖人的境界。減少欲望最有效的方法是: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聖人們所下定義的道德,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忠君愛國,除此一念外,別無他念。可是你們這些人中誰能做到?”
朱熹剛要張嘴,蕭明又打斷他道:“朱大人,不要標榜,你也做不到,你可記得一首詞嗎?”說著蕭明吟出了一首詞:“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與紅紅,別是東風情味。曾記,曾記,人在武陵微醉。”這是一首《如夢令》的詞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