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建設六星城(1 / 2)

說句良心話,蕭明對耶律大石基本上沒有多少感情,這個曾經在手下十分莽撞的漢子是個性情中人,讓蕭明印象最深刻的是耶律大石與長公主耶律波緒的愛情,蕭明甚至對他非常的欽佩,可惜的是這段感情沒能走到最後,蕭明曾試圖幫助他,可是最後還是悲慘收場。

這以後耶律大石表現出了他卓越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在遼帝國土崩瓦解的時刻借助皇後蕭咪咪的力量在黑汗國的土地上創建了西遼政權!他與阿咪的婚姻實際上也是一樁政治婚姻,可是蕭明自己卻沒想到在耶律大石的心中始終對蕭明感激欽佩,承認他是自己唯一的“大王”

很多事情蕭明也是後來才知道的,耶律大石沒有子嗣,他被蕭明安排東歸以後,所有權利全都交到了蕭仲恭的手上,而蕭仲恭在西遼的這段時間,才真正懂的蕭明所說的生存空間的話,麵對西遼目前的爛攤子,蕭仲恭隻能臨危受命擔起擔子來。

在西遼期間,蕭仲恭不止一次的和耶律大石談起蕭明,耶律大石是跟隨蕭明經曆過很多事的,也跟隨著他東征乞討建立功勳,在他看來蕭明的很多行為都有著很深的含義,一路上行使的各種政策使得遼地,西夏乃至西域很多地方的百姓對蕭明都視作神明!

但兩人卻始終確定不了蕭明到底是遼人還是漢人!可是遼人和漢人又有什麼區別哪?按照道理來講,滅亡遼國的是大金國,而滅亡大金國的卻是蕭明,雖然他借助了大宋的力量,這個世界成王敗寇,曆史留下來的真實不見得就那麼重要。

也就是說,宋人可能會說是他們漢人奮起而滅亡了大金帝國,而遼人確認為是自己的民族英雄,借助了漢人滅亡了女真人,可不管怎麼說,大金亡了,遼國的滅國之仇報了,可人還要向前走,還要過日子,吃回頭草的事情還有必要幹嘛?

蕭仲恭也終於想通了,不管是哪個國家,為官者當權者重要的是要為黎民百姓多謀些福利,改善他們的生活和生存環境,這才是重要的,雖然是不同的民族,但也是可以相處的很融洽的,在這裏蕭明的心理根本就沒有民族的概念,正如他一直常說的:中華國民!

想通了這一點,蕭仲恭將那種狹隘的民族心徹底放下了,他要為原來的西遼國民多做些事情,那些留下沒留下的契丹人心中就會安定,整個西遼這塊土地上的人就會安定,就算那些原來東歸的人到時候也會回來的。

民政事務蕭明由此就完全交給了蕭仲恭,而自己卻要想辦法對付西突厥的事情!由於之前西域的黃金軍團基本上損失掉了,而耶律大石的軍隊根本就不健全,加上東歸的人比較多,成建製的軍隊基本上沒有了,剩下的士卒隻能勉強維持治安而用。

蕭明需要召開一次軍事會議,他帶來的不但三萬的虎衛軍已經是最強大的一股軍事力量了,既然要打,采取什麼策略是最好的,蕭明有必要跟大家交個底,軍事會議就在西遼目前皇宮議事殿舉行,軍中的各方將領全部到齊。

楊祈中的腿上基本上好的差不多了,這次受傷被他認為是奇恥大辱,養了兩個多月的傷不說,自己從軍以來還從未有此大敗,所以他是憋著一肚子火的,蕭明知道楊祈中的想法,但他現在太需要再刺激他一下。

虎衛軍師長巫剛和參謀人員都是新晉提拔的青年軍官,而野利宏是老人了,最讓蕭明放心的則是孝宗趙奢,這家夥雖然破例參加了這次軍事會議,但他卻老老實實的坐在一旁一聲不吭,蕭明心中暗道:“小夥子成長了不少了!”

蕭仲恭作為此次戰役的後勤主管先是對自己這段時間物資的準備情況作了說明,由於西遼國內的情況不好,加上今年的大旱,使得糧草肯定不足,一直以來都是西格答理從西域兩道運糧接濟的,所以後勤物資倒是蕭明從沙州運來的為多。

“大王!騎兵如何用法?”野利宏問道。

蕭明聞聽並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想著下坐的也速該和他的將領看了一眼笑了笑,也速該連忙躬身撫胸向蕭明表達敬意!蕭明掃了一眼眾人,個人的表情都不一樣,楊祈中悶悶不樂,錢拔光滿不在乎,他知道自己炮兵的重要性,知道蕭明不會不用他。

其他諸人全都雙目炯炯的望著自己,蕭明醞釀了一下對大家說道:“諸位,此地雖與我中原較遠,但土地是我中華之土地,很多人為此流血犧牲換來的,以我們的戰力,擊敗西突厥不是問題,但如何永遠的解決問題則是個問題,我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野利宏首先發言道:“西突厥國小兵寡,要想取勝不難但要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是否將其滅國然後扶植另外的勢力取代之?”

楊祈中咬著牙冷冷的道:“最好的辦法就是殺光!”

蕭仲恭卻道:“兵凶戰危,民生調敝,西遼人口銳減,長期戰爭肯定不行,況且殺戮解決不了根本問題,是否使用利益誘惑使其跟我們簽訂長期的協議?”